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冬季蔬菜种植为例

作者

李红娇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高楼小学 337200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

项目式学习以真实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协作解决问题,完成对知识的内在建构,从而发展其核心素养。

二、项目式劳动教育的实践案例

(一)项目设计:立足真实需求,明确劳动目标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围绕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通过实践探究来解决问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为攻克系列问题,将自发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发现后操场有一块闲置地,这块地可以干嘛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有些学生会孩子气的说种南瓜、辣椒啊,那么是否仅凭想想或自己的喜欢就可以,教师启发学生应考虑到季节因素,关于种菜的话题学生还会思考:根据目前的气候,适合播种什么蔬菜?怎样种植?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等待着去调查研究,但问题太多,教师和学生将问题归类,最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以怎样种植冬季蔬菜为驱动性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终确定了此次项目式劳动主题“冬菜的一生”。

从目标层面看,该项目包含三个维度:一是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冬季适合种植的蔬菜种类,生长条件及种植技巧;二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三是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观念。

(二)项目实施:聚焦实践探究,体验劳动过程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在于“做中学”,冬季蔬菜种植项目通过分阶段实践,让学生在亲历劳动的每个环节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

1. 分工协作,做好种植准备

教师将根据学生种植喜好分为 4-6 人小组,明确各组职责:“种子采购与处理组”负责挑选优质种子并了解其特性;“土地整理组”承担翻土、施肥的任务;“工具准备组”准备锄头、水壶、尺子等工具;“资料搜集组”搜集种子播种的方法。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问题,如翻土时力气不足、不知如何判断土壤肥力,教师可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小组合作解决,让学生在协作中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2. 动手实践,探索种植技巧

播种环节是劳动的关键。学生需根据种子特性调整种植深度,如香菜、菠菜种子较小无需挖坑,直接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萝卜种子稍大需用手指或锄头浅播;浇水时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冬季低温导致烂根。教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有的种子播下去没发芽?”让学生在试错中总结经验,从而理解劳动智慧。

(三)养护阶段:持续观察,培养责任意识

蔬菜生长过程中,学生需每天记录温度、湿度及植株变化,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有小组发现一边白菜不长虫,另一边白菜会长虫子?是不是另一边打了药?学生提出可以用手抓掉虫子,可以喷农药。教师引导学生想要蔬菜长得好,可以间苗,使苗不过分拥挤不影响白菜的生长,不影响光照、养分得摄入,增加含氧量降低土壤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付土里的病菌和害虫,菜农都是撒些生石灰粉,对付叶面害虫,可以用手抓,也可以撒小苏打、白醋、草木灰等,学生综合运用从各方面搜集到的防治方法解决,召开汇报会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去实践验证。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与解决问题,更体会到“责任”的意义——每一株蔬菜的生长都需要精心呵护,正如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认真对待。

三、项目成果多元展示评价,升华劳动价值

项目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应兼顾过程与结果,让学生在总结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成果展示形式丰富多样:小组通过“蔬菜生长日记”分享观察心得;用蔬菜记录表记录植株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举办“冬季蔬菜美食制作”,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等。评价环节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评价自己在项目中的贡献与不足,小组间互评协作表现,教师则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劳动技能、是否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有学生在反思中写道:“以前觉得蔬菜很普通,种了之后才知道,每一根菠菜都要经过翻土、播种、浇水很多步骤,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这样的感悟,正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生动体现。

四、实践反思劳动教育启示

冬季蔬菜种植项目的实践表明,项目式学习能让劳动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它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让学生成为劳动的“主角”,在真实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则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

未来,小学劳动教育可进一步拓展项目式学习的载体,结合季节特点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项目,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增长才干,真正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

总之,项目式学习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新路径,它让劳动不再是简单的“体力活动”,而是集知识、能力、情感于一体的成长过程,在学生心中播下“劳动最光荣”的种子,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