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对你的化验单来说,微生物检验的准确度有多么重要

作者

余海霞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四川甘孜 626000

微生物检验是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找到导致生病的具体微生物,根据检验结果便于为患者对症下药。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的检验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检验结果就是人们熟知的化验单,它的准确度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多数人对此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医学知识的科普,才能真正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以下就对微生物的检验知识进行科普。

为什么要进行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找出导致感染的根源,从而有效地治疗疾病。在发生感染的时候,医生需要像破案一样寻找线索,找出是哪种细菌、病菌或是其他微生物导致的,便于对症下药。近几年,抗菌药物的种类在不断的更新与应用,但由于感染而引发的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主要就是抗菌药过多的使用甚至出现滥用的情况,导致一些病原微生物逐渐发生了改变,甚至会产生耐药性,也就是平时人们听说的“超级细菌”。因此,通过微生物检验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体,变得尤为关键。

从具体的情况上分析,进行微生物检验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好处:(1)能够明确病原的具体类型:具体的方法有实验培养、显微镜的观察及基因检测等,通过多种方法来确定是哪种微生物引发的疾病。(2)能够有效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药敏试验”,也就是看哪种药物对于这类微生物最有效果,进而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药物,避免出现无效治疗。(3)能够有效地监测耐药发生情况:通过微生物的检验能够了解到微生物对于某些药物是否存在耐药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后续的用药提供依据。(4)能够有效地评估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复的检验,用来判断病情是否得到了控制,患者是否处于康复阶段。(5)能够有效地应对微生物发生变异的情况:微生物在不断地发生演变,检验技术也随着持续进步,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发及再发传染病的诊断需要。所以,微生物的检验可以说是现代医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控制传染病传播、降低病死率上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有哪些因素

1. 具体的检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要想确保微生物检验质量得到提升,采取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检验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方案设计并不周全,或是选择的具体方法也不恰当,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 具体的操作流程不够规范

微生物检验在实际的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操作的过程中会涉及检验人员的主观判断,这也就对他们在专业素养及操作技能上有更高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出现失误或是结果判读不准确的情况,这就会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

3. 样本的采集及处理不符合规范

样本的采集和处理也会关系到微生物检验的有效性。如在尿液样本的采集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规范的采集,且需要放置在无菌容器中。在实际的操作中会有一部分尿液标本不符合要求,无法真实地反映临床情况。因此,严格执行无菌采集程序是保证样本质量、提升检验准确度的基础。

4. 细菌培养条件没有得到恰当的控制

培养条件对于微生物的检验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对于血液样本的采集需要把控好时机: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在寒战前采集血液,同时还要避免在输液侧肢体上采集。痰液培养则需要告知患者将深部的痰液咳出并及时送检。而尿液标本则需要在 4℃条件下冷藏保存后再进行检验。任何培养条件的不合理均可能导致培养失败或结果失真。

如何提高微生物检验准确度

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关键

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关键的一步就是选择好培养基。培养基就是细菌的“食物”及“住所”,选对培养基细菌才会进行正常的生长,所得的实验结果才会越准确。在实际的检验中,会根据情况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旨在对一些不希望生长的杂菌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从而找出目标病原菌。

2. 检验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

微生物检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检验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在平时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进行规范化的学习。有些检验人员对于致病微生物存在顾虑,但通过安全培训及具体的操作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更加规范地去完成实验。另外,作为检验科的领导人员也需要对检验人员多关注,关注他们的实际操作情况,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带教新人,在整体上提升检测水平及效率。

3. 严格把控样本采集与处理

样本的采集也是微生物检验的关键一环,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步骤。在采集之前需要明确具体的采集部位、采集时间及所用方法。实验室人员需要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严格按照规范采集样本。尤其是对于细菌培养样本要做好分类及标记,防止出现混淆的情况。

4. 对样本做好保存

做好样本的采集后需要立即做好处理,包括的环节有封口、贴标签并详细地记录信息。多数情况下采集的样本需要放在 2℃ -8℃温度下做好冷藏保存,冷冻的样本则保持冷冻的状态。采集的样本量至少要满足三次检测所需,以便用于本次检测、复检和留样备查。

5. 涂片与染色要规范

在细菌的初步鉴定中革兰染色是一个常用的方法。为了确保准确性得以提升,在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已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与待测的样本一起进行涂片,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而对于一些痰液、分泌物这类样本,在进行培养之前先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观察镜检结果中有无白细胞及细菌共存的现象,以辅助判断致病菌。另外,实验室也应定期开展质量控制比对,保证结果可靠。

6. 出具准确的检验报告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原始数据,并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将误差减到最小。出具的结果报告要符合专业的规范,同时有责任人签字并加盖单位章印,具备一定的法律及学术效力。

总之,微生物检验的准确度是非常关键的。这张化验单的结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应在实际的操作尽量减少影响,在最佳的条件下获得最准确的结果,便于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