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中趣味田径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魏东阳
乐亭县新寨镇兰坨小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600
引言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测显示,小学生耐力、速度指标连续 3 年下滑,传统田径训练枯燥、负荷大,难以激发学生持续参与。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以游戏化、情景化、团队化为特征,已在多地试点,但系统性的本地实证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聚焦“趣味田径活动能否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实验与策略研究。
使得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另外学校在举办这些比赛的过程中,还应当配置一些相应的安全人员,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趣味比赛的活动中不会受到伤害。学校还可以对本校的操场进行一些改造,校园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彩色的防滑涂料在操场上划分趣味田径的区域,比如他们可以在地板上绘制“迷你障碍区”“趣味跳格子”这些活动的格子,从而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区域,这也就解决了城区小学场地狭窄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课中趣味田径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二)教师层面:教学与评价
(一)研究设计
本次的实验样品可以选用某市的公办小组 3-5 年级的学生共计240人,保证男女的数量一致,并将他们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各120 人,并为每组分配5 名教师进行指导练习。
实验组可以采用趣味性的田径活动进行课程教学,比如“抢滩登陆”“勇往直前”“生肖接力”等趣味田径项目,学校应当为学生每周安排三课时的体育课程,并持续十二周,对照组的学生则进行常规性的教学活动,并保证两个组别的学生的运动密度均大于50% ,这样可以保证两组在运动强度差不多的情况下来分析趣味田径活动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在完成一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体检,体检的项目主要包括了 ① 身体形态:BMI;② 机能:肺活量; ③ 体能: 50m 跑、 1min 仰卧起坐、立定跳远、1min 跳绳,这些项目可以综合地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从而教师可以科学地分析两组学生的体质状态的区别,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来分析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束之后,实验组学生的短跑能力,跳绳能力和立定跳远的距离相对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就显示了趣味性的田径活动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良性发展,同时通过与对照组结果之间的对比,教师可以更加明确的制定今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状况。
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对于体育课程有学习兴趣的学生的考核成绩要明显地高于对体育课程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通过这种对照性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兴趣是改善学生体质的中间因素。
根据上述的测试结果,BMI 和肺活量的结果两组相差不大,这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本次实验的干预时间还不够长,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本次实验未在学生成长的高峰期进行,也就导致了这两项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
二、小学体育课程有关趣味田径的策略研究
(一)学校层面:制度与资源
在学校层面,学校应当将趣味田径纳入“走班制”的大单元活动,并确保每周可以安排 3 课时的趣味田径活动,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每周的运动量达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学习兴趣,比如学校可以在大课间的时间轮流组织班级进行趣味田径的比赛,这样可以保证每周每个班级都可以参与到趣味田径的比赛当中,
在教师层面,教师可以设置三层的任务卡,其中可以包含“金/ 银 / 铜”这样的三级挑战,学生可以在跨栏中根据自身的能力自选跨栏的高度,从而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挑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级,并将学生此次挑战的结果记录下来,在下一次挑战更高目标的时候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并在学生成功之后,将他所获得的奖励等级提升一级,这样学生会更具有挑战下去的动力,从而可以实现学生自身的个性化负荷。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的“体育云课堂”APP 记录学生跳绳次数、跑步配速等学生的运动信息,并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自己的成长曲线,这样教师就可以细致地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也就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三)家庭层面:协同与延伸
在家庭层面,学校应当定期地举办“亲子趣味田径日”,学校可以每个学期安排几次这样的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有“袋鼠接力”“软式飞镖”等项目,学校还可以为参加活动的家长布置一些小的任务,这样在和孩子共同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家长介绍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校的运动情况,家长在家的时候,也应当积极地鼓励孩子做一些课外运动或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家里进行相应的体育劳动,也可以学习到一些社会中常用的劳动方式,有了家长的陪同运动,对于孩子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效果。
结语
本研究证实,趣味田径活动能在短期内显著提升小学生速度、耐力、灵敏等体能指标,其效应通过激发学习兴趣间接实现,这也就表明了兴趣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导师之一,未来应延长干预周期,探索其对 BMI、肺活量等长期指标的影响,并建立区域性推广与质量监测机制,为“双减”后的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铭鸿, 江玉兰. 特色田径项目对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作用的深度分析与评估 [J]. 田径 , 2024, (10): 65-67.
[2] 张桐瑞. 少儿趣味田径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身心健康的作用影响 [D]. 扬州大学 , 2024.
[3] 刘元元. 少儿趣味田径训练对11-12 岁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D]. 西安体育学院 , 2024.
[4] 张文青. 趣味田径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J]. 田径,2024, (04): 14-16.
[5] 冉春霞. 趣味田径教学对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D]. 哈尔滨体育学院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