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白晓明
奈曼旗地方道路养护中心
引言
近些年来,交通流量一直在上升,车辆荷载也不断增多,公路路面性能遭遇了从未有过的难题,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优良的路基结构形式之一,它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舒适的行车感受,所以被大家关注,并渐渐成了现代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选择,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由于材料品质,工艺把控和现场管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常常不能到达预想的技术指标,深入探究其关键技术要素,对于改进工程品质,增添使用寿命并保证行车安全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1 沥青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质量问题
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重要成分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道路的品质和耐用情况,市场上的产品因原料供应不稳定而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品质不佳的沥青用于工程中容易致使路面裂缝或者下沉这类现象产生,骨料属于另一关键组成的材料,它在颗粒大小比例的平均性上,关乎路面整体稳定性和承受重量的能力,真实动工建造时发现不均匀的情况很常见,这就给保障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难度。骨料筛分和分类环节如果缺少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造成粗细颗粒混合得不够均匀,就会给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带来不良影响,在施工期间,为了改善功能特性并加强耐久性,常常要添加一些特殊的助剂,像改性剂,增黏剂之类的东西,要是这些助剂选择得不合适,就大概会产生材料方面的问题,比如界面黏结不够牢固或者出现结构开裂之类的状况,进而严重削弱工程质量与安全水平。
1.2 施工工艺问题
沥青混凝土施工期间出现诸多工艺缺陷和技术规范缺失的情况,亟须展开系统性改良,在施工阶段,温度变化对沥青材料的黏附性能及流动性产生明显影响,不过,现场环境复杂且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很难精准把控温度参数,特别是低温环境下,沥青黏附性能大幅降低,极易诱发剥离或者裂缝之类的病害状况,竣工之后的压实工序乃是提升路面总体性能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设备性能存在差别并且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压实成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标准,从而影响到工程品质和使用寿命。局部压实密度分布不均的时候,就容易造成路基表面出现高低起伏的情况,施工过程中要牢牢把控工序操作流程以及推进速度,这样才能保证材料性能和质量达到标准,在实际工程操作当中,因为工期紧或者受到其他外部因素的限制,很难一直保持稳定的施工节奏,于是压实效果就不好,这就会使得路基的整体密实度和承载能力变差,还可能产生裂缝,结构性损伤之类的隐患。
2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铺筑试验
正式摊铺作业开始之前,施工团队可以选取典型的路段开展铺筑试验,凭借实践来验证并选出最合适的压实设备组合、压实施工遍数以及相关工艺参数,进而保证摊铺的质量,在这个过程里技术人员应当认真遵守操作流程,找出最优的压实设备搭配方案,再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一步步推出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合时的温度以及摊铺的速度等关键因素,从而给现有的施工技术体系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如果试验路段的实际效果同预期目标相差较大,就要探究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良方案,在重新展开铺筑试验的时候,要把施工过程中各类参数全部记录下来,而且还要撰写出技术总结报告,得到监理单位审核认可之后才能存档保管,这个试验路段的数据资料可以成为后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重要参照对象。
2.2 摊铺工艺
摊铺工序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它对工程品质和路面平整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恰当的选择摊铺设备是保证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摊铺设备大致可以分为自走式和履带式这两种类型,通过调节设备行进速度和振动频率,可以做到沥青混合料的均匀铺设以及压实度的提升,格外要重视摊铺速率的精确把控,过高的运行速度容易造成混合料分布不均并且引发各种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应当按照现场情况和材料特性灵活改变摊铺参数,而且要不断观测设备运行状况,从而保证作业质量和工程安全。
2.3 碾压作业
(1)沥青摊铺作业结束之后,就应当马上开始碾压流程,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人员要准确设置并随时调整碾压速度,碾压次数以及温度等重要参数,以此保证路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成型标准,进而改善工程质量,我们建议采用分段碾压的办法,每一次碾压的长度最好别超过 60 米,还要依照铺筑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来选定合适的设备类型,像振动压路机或者 26 吨级的胶轮压路机之类的,每层碾压的厚度一定要符合技术规范的标准,也就是大于等于 80毫米,同传统的全部碾压一次相比,这种做法既利于尽早察觉并改正可能出现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现场操作的机动性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3)把碾压工序拆分成初压、复压以及终压这三个部分,这样既能做到对整体碾压效果的把控,又能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并改善工程品质,各工序开始之前,一定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准确测定施工面的温度,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处在规范所规定的适配范围之内,到了初压环节的时候,压路机的行进速度要控制在 2km/h 左右,而且要按照实际状况来合理安排碾压遍数,一般不能超出 2 遍,这样才能维持操作的连续性,踏入复压阶段之后,就应当采用振动压实的办法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这个时候压路机的速度不宜超越 4km/h ,而且每一圈连续碾压的次数应该不少于4 遍。终压阶段,操作人员要准确把控设备运行参数,清除作业区域内的车辙痕迹,严格按照高频次、低振幅、慢速推进的技术标准,由路肩往中央分隔带方向依次开展碾压工作,保证整条作业带实现均匀压实并符合设计要求,在此过程中,务必及时清理路面残留物,防止粘连情况出现,必要时对滚筒进行预热处理并涂抹专用隔离剂,初压环节,施工人员可以在压路机钢轮上适当喷洒清水,以避免粘连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水平。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属于公路工程品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对于路网整体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深入研究材料特性以及现场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全面整理试验检测,摊铺工艺以及压实作业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正在逐渐趋于完善,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可靠保证,在此背景下,相关从业人士应积极扩充专业技能储备并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从而适应工程实践对于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阮志琦 .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14):155-157.
[2] 王丽 .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06):35-37.
[3] 杨栩龙 .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研究 [J].运输经理世界 ,2023(2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