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下室地坪空鼓缺陷检测与微创修复技术

作者

李辉强 程亮 朱友启 施延琦 戴苏叶 马万琪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传统的检测与修复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对结构损伤较大等弊端,难以满足现代建筑施工对质量、效率和环保的要求。在当下,地下室地坪空鼓缺陷是较为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地下室地坪空鼓缺陷的检测与微创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一、地下室地坪空鼓缺陷的检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一)现代无损检测技术

根据物理场特性(声波、温度场)进行空鼓精确查找,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成为目前最主流的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当超声波从面层传入基层,面临空鼓(空气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通过接收反射波的波形、幅值和传播时间,可以判断空鼓的位置和范围。检测时需要将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对称放置在地面上,移动探头采集数据,通过专门的软件生成声波传播图,空鼓处会出现明显的“波形突变”。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可检测深层空鼓,最深可达 100mm ,精度控制在5mm 以内;对地坪无损伤,适合大面积检测。并且检测前要清除表面杂物,以免影响声波传播;潮湿区域要校准声波在水介质中的传播参数,防止误判。

(二)红外热成像检测

根据“温度场差异”识别空鼓,适用于环境温度相对稳定的地下室。原理是:空鼓区域内部为空气(热传导系数低),与密实区域混凝土热传导系数高相比,散热速度不同,温度变化过程会产生温度差。比如环境温度升高时,空鼓区域升温慢、表面温度低,密实区域升温快、表面温度高,这种差异可以被红外热像仪捕捉,形成热成像图,空鼓区域会显示“低温区”。 这种技术的优点就是检测速度快,可以对几千平米的地坪进行快速扫描,但是这种技术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必须在恒温、温差不超过两度,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进行。

(三)激光扫描技术

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空鼓进行可视化检测,适合于对地坪平整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到地坪表面,接收反射信号并计算距离,通过大量采样(点间距可达 1mm)生成地坪表面三维模型;空鼓区域由于基层支撑不足,在受力情况下会产生微小沉降,三维模型中会形成“局部凹陷”现象。该技术可以同时检测空鼓及地坪平整度情况,为修复提供参考数据,但设备成本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更适合于大型工程或复杂空鼓区域的检测。

二、地下室地坪空鼓缺陷的微创修复技术

(一)高压注浆修复技术:针对中小面积空鼓

高压注浆技术借助压力把修补材料注入空鼓空腔,实现界面填充并加强粘结,合适于空鼓面积小于等于 0.5 ㎡,深度小于等于50mm 的中小范围瑕疵,特别适合材料收缩或者施工振捣不足造成的空鼓,它的重要优点是不用去除面层,只要钻孔就能完成修复,对原有结构带来的干扰较小。

施工时要严格把控关键环节,第一步是空鼓定位与钻孔设计,按照检测结果画出空鼓边界,在边界 5-10cm 处均匀打孔,孔距20-30cm 左右(保证浆液能充分扩散),孔径和注浆嘴匹配,一般8-10mm ,钻孔深度要穿透面层到空鼓层(不要钻透基层)。第二步是注浆材料选择,要符合“低粘度、高粘结、微膨胀”的特性,低粘度让浆液渗入细微缝隙,高粘结提升界面强度,微膨胀抵消固化收缩,常用材料有环氧树脂(粘结强度高,适合干燥环境),聚氨酯(遇水膨胀,适合潮湿区域),要依照地下室湿度情况来选。第三步是注浆操作:将注浆嘴放进钻孔里再固定好,然后连接高压注浆机,按照“从边缘到中心”的顺序来进行注浆,压力的控制要由小到大,开始时是 0.1MPa,慢慢提高到 0.3MPa,不能让压力太大造成面层开裂;注浆时用敲击法来判断浆液是否填充饱满,当相邻的孔里有浆液溢出来时就表示空鼓已经填满,就可以停止这个孔的注浆了。最后就是固化和收尾,注浆之后要静置 24-48 小时,等到浆液完全固化以后拆掉注浆嘴,用同样的强度的砂浆来封堵钻孔,然后再打磨平整。

(二)界面强化修复技术:针对界面粘结薄弱区

界面强化技术可以改良面层和基层的界面粘结性能,防止空鼓扩大或者修补小空鼓,比如空鼓没造成明显空腔,但是界面已经表现出分离迹象,它适合于基层处理不当或者材料不相配造成的缺陷。关键在于用界面剂形成“过渡层”。

1. 施工前需彻底处理基层

先用角磨机打磨基层表面,除去浮浆、粉尘,露出新鲜混凝土(粗糙度 2⋅3mm ,保证界面剂能渗透);若有油污,要用溶剂清洗并晾干;潮湿基层要涂刷水性界面剂,干燥基层可用溶剂型界面剂。界面剂涂刷要均匀,厚度 0.5-1mm(太厚会成膜状隔离层),涂刷后静置 1-2h(手指触不粘),防止过早覆盖面层材料造成界面剂被稀释。对轻微空鼓处,可在界面剂里掺入细砂(粒径 ⩽0.5mm ),加强物理咬合;空鼓已有微细裂缝的,先注入低粘度界面剂(低压注浆),再涂刷面层界面剂。

2. 面层修复需与界面剂特性匹配

如果界面剂是水泥基的(如聚合物水泥浆),面层就可以用细石混凝土(加入聚丙烯纤维以减少收缩);如果界面剂是树脂基的(如环氧树脂),那么面层就可以用树脂砂浆(粘结强度更大)。浇筑面层时要分层压实,以免扰动界面剂;养护时要盖上保湿塑料薄膜,增加界面剂和面层材料之间的水化反应时间。

(三)局部置换修复技术:针对大面积、深层空鼓

空鼓面积 >0.5 ㎡或空鼓深度 >50mm 时,注浆或界面强化难以彻底修复(浆液无法填满大空腔,或者基层已经松动),采用局部置换,凿除空鼓面层,再浇筑新材料,用于解决由于结构沉降或荷载过大造成的严重空鼓情况。

按照检测结果,在空鼓边向外扩 10-15cm 的地方弹线(把空鼓处完全去除掉),然后用切割机沿着弹线切割(深度到基层表面,不要伤害到基层),接着用风镐轻轻凿除面层(防止暴力操作,以免损伤基层);凿除之后清除掉基层上的灰尘,用高压水枪冲掉残余的碎屑,晾干之后涂刷界面剂(同界面强化技术)。新材料选择需优于原面:选用微膨胀混凝土(加入膨胀剂,抵消收缩),强度等级比原来的高一级(原先的C30 变成C35),而且要掺加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减小水化热;如果地下室很潮湿,可以加入抗渗剂(比如膨胀剂),加强耐久性。浇筑要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要密实;表面收光时,要跟原来的地面一样高,不能有高差。养护时间要达到 14 天,用覆盖洒水来保持湿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界面的粘结力能充分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地坪空鼓缺陷检测和微创修复技术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工程。面对未来,伴随科技的进步与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地下室地坪空鼓缺陷检测和微创修复技术将会向着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高效化、越来越环保化方向发展,为建筑施工质量保驾护航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建筑物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建辉 , 黄俊波 , 候保星 . 车库地坪一次成型结合固化地坪施工的应用研究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15(09):136-139.

[2] 林龙杰 . 厂房楼地面金刚砂地坪一次成型施工技术运用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23(07):60-62.

[3] 尤正选 , 李广贤 , 王波 , 等 . 大面积细石混凝土地坪的空鼓修复方案与预防 [J]. 品牌与标准化 ,2023,(06):178-180.

[4] 贺行锐 . 某框架结构厂房二层耐磨混凝土地坪开裂空鼓检测鉴定 [J]. 安徽建筑 ,2022,29(0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