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提升策略

作者

翟亚男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河北 承德 068450 130825199108135320

退役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他们为国家国防事业和社会稳定贡献巨大。而且,退役军人的档案是记载着他们的服役情况、荣誉等信息,是退役军人享受权益、就业安置等方面的重要凭证。但目前,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给档案有效利用和服务质量带来影响。研究优化和提升策略很有必要,对保障退役军人权益、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退役军人档案详细记录着军人在服役期间的各类信息,包括军龄计算、立功受奖情况、伤残等级评定等重要内容。这些信息是退役军人享受国家各项优待政策的重要依据。例如,在计算退役金时,军龄长短直接影响金额多少;立功受奖记录是确定优先安置、增加补贴等的重要凭证;伤残等级评定结果关乎伤残抚恤金的发放标准。准确、完整的档案能确保退役军人在就业安置、医疗保障、生活补贴等方面,依据自身情况享受到应有的权益,避免因档案缺失或错误而权益受损,切实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1.2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退役军人档案是一笔宝贵的信息资源,能为政府制定退役军人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政府通过分析档案中退役军人的年龄结构、服役年限、专业技能、就业需求等数据,可以了解退役军人的整体状况和实际需求。因此,政府能够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激励措施以及教育培训方案等,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政策能够精准落地,更好地满足退役军人的需求,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1.3 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退役军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经过部队的锻炼,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严格的纪律性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妥善管理退役军人档案,有助于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实现从军人到社会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当退役军人能够凭借档案信息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时,他们会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还能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当前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部分地区在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上,仍依赖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档案的存储主要靠纸质文件,存放于档案柜中,不仅占用大量空间,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潮湿、虫蛀等,导致档案损坏。在查询档案时,需人工逐本翻找,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同时,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无法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统计和分析,难以满足当前高效、便捷的管理需求,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2.2 档案信息利用不足

退役军人档案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但目前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和利用远远不够。一方面,档案信息多停留在简单的存储阶段,没有进行深度分析和整合,无法为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创业扶持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档案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递给需要使用的部门,导致档案信息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2.3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来承担。然而,当前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管理培训,对档案管理的流程、规范和要求不熟悉,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同时,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对待工作不够认真负责,容易出现档案丢失、信息错误等问题,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4 档案收集与整理不规范

在档案收集方面,存在收集渠道不畅通、收集内容不完整的问题。一些单位对退役军人档案的收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收集机制,导致部分重要信息未能及时收集归档。在档案整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档案分类不科学、编号不清晰、装订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档案的保管和查询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了档案的利用价值。

3、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提升策略

3.1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当前,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效率低、易出错。应加大资金投入,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存储。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方便存储和备份,降低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失误导致档案损坏的风险。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便捷的检索平台,管理人员和退役军人可通过关键词快速查询所需档案信息,提高查询效率。还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为退役军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3.2 加强档案信息深度开发与利用

退役军人档案信息是宝藏。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例如,根据退役军人的专业技能、服役经历等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库,为用人单位提供精准的人才推荐服务。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如与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针对性服务。还可以通过开发档案信息应用产品,如制作退役军人风采展示资料等,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

3.3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档案管理质量,可以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分享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鼓励管理人员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专业资格证书,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建立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和专业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胜任档案管理工作。

3.4 规范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

档案收集与整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要制定明确的档案收集标准,明确哪些材料应纳入退役军人档案,确保档案内容完整。建立多渠道的收集机制,加强与退役军人所在部队、就业单位等的沟通协调,及时收集相关材料。在档案整理方面,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号规则,按照退役军人的入伍时间、服役部队、专业类别等进行分类,为每份档案编制唯一的编号,方便查找和管理。同时,规范档案装订和保管要求,确保档案整齐、规范、安全,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总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且漫长,作为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尽快实施优化和提升策略。通过完善收集机制、规范整理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能有效解决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这能让退役军人档案更好发挥凭证和参考作用,切实保障退役军人权益,也能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希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共同努力,推动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新进步。

参考文献

[1] 苏景云 .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 ,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J].兰台内外 ,2023,(17):16- 18.

[2] 石乐才 .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J]. 办公室业务 ,2024,(21):63- 65.

[3] 王扉 . 基层退役军人事务局档案工作的内涵提升策略研究 [J]. 办公室业务 ,2023,(24):182-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