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养老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化设计

作者

刘艳艳 薛超峰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022

摘  要: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中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未来我国将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持续压力。传统养老模式难以解决养老产业供需矛盾,本文尝试构建智慧养老电子商平台,通过智能化设备与大数据高效率服务社会养老问题,从而释放养老行业的服务压力,解决养老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智慧养老;个性化服务

一、智慧养老服务业现状分析

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老龄健康产业、老龄服务产业不仅是老龄产业新增长点,也将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机构4.0万个。我国养老机构产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经发展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也按照社会情况出现了国营和民营的养老机构,整体上来说是朝着好的发展方向去了,但是大部分的养老机构仍处于较差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对养老产业链和养老产品服务进行“互联网+”改造的智慧养老产业也将迎来爆发增长期。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对于弥补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科技赋能下,为老年人建设一个智慧统一高效的老年服务网络平台,做好老年健康产业发展,不仅是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的趋势,更是对社会责任、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考验。

二、智慧养老平台的重要性

中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未来我国将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持续压力。电子商务平台即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智慧养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则可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及效率,释放我国养老的压力。智慧养老电子商务平台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1、数字化养老,推动“互联网+智慧养老”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助老之路,通过科技智能化设备及大数据能够科学预判老年人服务需求,开发智能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适应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推动“互联网+智慧养老”。

2、个性化养老,实现养老高品质服务

智慧养老平台可以将“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完成大数据动态实时反馈,定制智能、高效个性化养老服务, 让养老服务更透明、更专业、更智能、更便捷、更贴心,实现了老年人高品质养老服务。

3、规范化养老,形成专业化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平台的有序进行,需要规范、标准配套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因此,完善智慧养老平台配套标准及细则,才能有利于养老服务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三、智慧养老电子商务平台设计

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的设定来实现,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智慧养老电子商务平台将家庭、机构、社区、行业、政府融合,设计智能家居、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健康管理、社交娱乐等模块的第三方养老平台,并完善相关体系及相关规范,引领数字养老行业发展。家庭、机构、社区通过智能设备大数据信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行业、政府通过服务平台可以监督规范养老服务的实施,消费者用户可以通过动态服务评价进行监督和反馈。

(一)实名认证

目前养老服务主要是线下服务,仅有个别大型企业开始探索养老平台,但是大部分仅仅只是聚焦在个别人群、有限地域进行线上宣传,且痛点还要考虑养老服务标准化服务规范。建设养老电子商务平台,首先做好养老服务人员,养老企业、消费者用户的实名认证。养老公司必须上传公司的电子版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等合法经营的公司证明资料才能被验证通过;养老服务人员需要由养老机构上传养老服务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人员身份证明(员工制或合同制劳动合同)、上岗证、技能证书等资料,提交成功后,经电子商务平台审核方可通过认证,才能电子商务平台上接受雇主挑选;消费者用户在下订单时,也需要登录注册,经过实名认证、活体认证、支付部分费用,才能方能享受进行养老服务下单。在养老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时,养老机构人员持订单二维码和网络身份二维码进行上门服务,消费者用户可以通过扫描识别后,服务才开始计算时间。

(二)个性化养老服务

目前,养老市场上的大部分养老机构都是指定养老服务人员为顾客服务,顾客并没有选择养老服务人员的权利,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合适的服务人员,从而经常出现顾客对服务人员不满意的情况。在智慧养老平台上我们做到:

1、了解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人员需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兴趣、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因素。通过精细化市场调研,为不同类型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2.、定制服务:根据老人的特殊需求,如康复训练、心理咨询、营养搭配等,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项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创业者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个性化选择:老年人根据与养老服务人员的交流,了解养老服务人员性格、脾气、价值观念、专业能力,个性化选择养老服务人员。

(三)平台智能推荐养老服务

养老平台需要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消费者用户一起构建和完善养老电子商务平台的诚信服务体系。智慧养老平台的信息化标准要求录入养老服务人员基本信息、培训记录、信用记录、服务评价记录,生成养老服务人员的等级评价;养老机构的月订单数,订单金额,好评数量,信用记录,则推动养老机构的质量分等级,形成优胜劣汰良性发展机制,由平台智能推荐合适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人员,有利于形成养老机构的高质量服务。

(四)服务监控及评价

智慧养老平台的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旨在确保为老年人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务。智慧养老平台通过“数字设备监管”模式、“养老机构考核”模式和“养老平台排名激励”模式等方式进行监管、规范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情况。养老服务者通过使用或安装相关只能穿戴设备、摄像头、电子监护仪等数字化设备进行视频监控,监管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养老机构的信息资源、基本信息和诚信记录等都将会被纳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会通过平台对服务商的服务等级进行评估和管理。智慧养老平台将对街道、社区养老机构等基层单位的养老服务信息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进行更新与评价,并将需要的信息通过平台传养老行业协会主管机构,平台会通过智能评分系统定期对街道、社区机构、养老机构进行排名,并发布排名公告,以激励其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 韩雨涝.医养结合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设计[J]. 计算机时代,2023(04).

[2] 钟仁耀,王怀月.城市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 .理论探索,2023(03).

[3] 林珍,黄雪琴.智慧化服务的居家养老平台研究 [J] .互联网+技术,2023.

基金项目:科技赋能下山东智慧养老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XWKZ-05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