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首课中思政育人功能的挖掘与实现策略

作者

訾涵

新泰市宫里镇初级中学

引言

学科思政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数学学科以其抽象性、逻辑性、创新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初中数学首课,作为学生进入数学殿堂的第一步,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数学价值观念的确立至关重要,挖掘初中数学首课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首课思政育人功能的内涵

(一)价值引领功能

数学学科具有理性、严谨、求真的特点,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高度契合。初中数学首课教学要充分彰显数学的育人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数学的方式去思考人生、塑造人格,树立理性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通过首课教学,要让学生深刻领会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哲学智慧和人生真谛,懂得学好数学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选择,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内在动力,引领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学科素养提升功能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初中数学首课教学要聚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逻辑思辨能力、运算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要结合首课教学内容,渗透数学史、数学文化等人文元素,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人格塑造功能

品德高尚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初中数学首课教学要发掘蕴含的品德教育因子,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塑造健全人格。数学学习需要严谨细致的作风、昂扬向上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攻克数学难关的过程中,培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进取品格。数学研究需要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中,培养谦逊谨慎、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还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中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首课教学,引领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内化良好品德,外化文明行为[1]。

二、初中数学首课思政育人功能的挖掘策略

(一)梳理教材,发现思政教育契机

初中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子,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梳理教学内容,挖掘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准思政教育切入点。《认识自己》是初中数学一个非常具有思政教育特色的内容,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我。如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等进行多维度打分,然后计算各项指标的均值、方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饼状图等,直观展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统计结果,正视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要直面自己的短板,端正学习态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计划,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好习惯。

(二)关注热点,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融入数学首课教学,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在讲授《和谐的师生关系》时,教师可从生活中师生相处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如教师可展示几组数据: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显示, 80% 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融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在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排序中,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高居前两位,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用爱心善意去滋润师生关系,作为学生也要努力学习,尊敬师长,用真诚去经营师生情谊,在剖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友善”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三)讲述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要善于从古代数学发展史中汲取思想道德养分,通过鲜活生动的数学家故事,让学生感悟数学学习背后的文化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守护生命安全》一课中,教师可以讲述佟珏同学意外受伤后积极面对、努力康复的故事,佟珏同学在校时因操场意外导致胸椎骨折,手术后需要卧床休养三个月,为了尽快康复,佟珏同学在病床上刻苦学习功课,还利用数学知识绘制康复曲线,监测自己的恢复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康复治疗,佟珏同学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并顺利完成了学业。佟珏同学乐观进取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感悟生命的可贵,体会伟大出自平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深刻内涵[2]。

结语

作为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第一堂课,初中数学首课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价值观念的引领、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数学首课的育人内涵,充分挖掘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入授课教学全过程,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元万金 . 课程思政融入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J]. 天津教育 ,2024,(16):52-53.

[2] 张宝成 . 初中数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策略 [J].天津教育 ,2025,(1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