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统水泵试验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参数优化
杨巨龙 王杰
1.142429198801133836;2.110111199004242834
1. 引言
在水系统水泵试验进程中,水泵运转时会释放大量热量,同时产生高强度噪声。经实际测量,水泵运行时表面温度常可飙升至
,周边环境噪声能达到 80dB-90dB。如此高的温度与噪声,不但会对水泵自身的机械结构造成损伤,加速设备老化,缩减其使用寿命,还会对试验环境形成严重干扰,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喷淋降噪冷却技术作为应对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其技术参数的合理设定成为决定该技术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核心要素。然而,经大量实际调研与数据分析发现,在现有的多数水系统水泵试验场景里,喷淋降噪冷却技术的参数设定普遍存在依据经验、缺乏科学精准性的问题。这致使该技术在应用中,降噪与冷却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同时还引发了资源浪费、能耗增加等负面效应。所以,深入开展对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参数的优化研究,对于提升水系统水泵试验的整体质量、保障设备稳定运行、降低综合成本,具有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2. 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参数现状及影响分析
2.1 现状概述
当下,水系统水泵试验所采用的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其关键参数涵盖喷淋压力、喷嘴流量、喷淋角度以及冷却液温度等方面。经对多个实际试验项目的调研统计,约 70% 的项目在设定这些参数时,主要凭借过往经验,仅有不足 30% 的项目会运用部分理论计算,但也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以喷淋压力为例,在一些试验现场,压力设定范围跨度极大,从 0.1MPa-0.5MPa 不等,且并无明确的压力选择依据。这种缺乏科学理论支撑与系统参数匹配研究的现状,导致各参数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运作机制,极大地限制了喷淋降噪冷却技术效能的充分发挥。
2.2 参数对降噪冷却效果的影响
① 喷淋压力:喷淋压力对冷却液的雾化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压力处于较低水平,如低于 0.2MPa 时,冷却液难以充分雾化,形成的水滴粒径较大,经测量,此时水滴平均粒径可达 500μm-800μm 。大粒径水滴与水泵表面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不利于热量传递与噪声吸收,使得冷却和降噪效果大打折扣。相反,若压力过高,超过 0.4MPa ,虽能使冷却液充分雾化,但会大幅增加能耗,同时过高的压力可能对水泵表面产生冲击,造成表面损伤。 ② 喷嘴流量:喷嘴流量直接关系到冷却液的供给量。当流量不足,小于 0.5L/min 时,无法及时带走水泵运行产生的大量热量,也难以有效降低噪声。而当流量过大,超过 2L/min 时,不仅会造成冷却液的浪费,还可能导致试验场地积水,影响试验的正常开展。 ③ 喷淋角度:喷淋角度决定了冷却液覆盖水泵的范围和均匀性。不合理的喷淋角度,如与水泵表面夹角小于 30∘ 时,会致使部分区域冷却和降噪不充分,形成冷却与降噪的“盲区”,经测试,这些区域的温度相较于其他正常区域可高出 5℃ -10℃,噪声分贝值也会明显偏高。 ④ 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温度对热量交换效率影响显著。当冷却液温度过高,接近 30℃时,其与水泵表面的温差减小,热传导驱动力减弱,冷却效果不佳。若冷却液温度过低,低于 10% ,在水泵表面易引发冷凝现象,对水泵部件产生腐蚀风险。
3. 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参数优化方法
3.1 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于传热学、流体力学以及声学的基本原理,构建适用于水系统水泵试验喷淋降噪冷却的理论模型。运用专业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模拟在不同喷淋压力(0.1MPa-0.5MPa)、喷嘴流量(0.2L/min-2.5L/min)、喷淋角度(20° -60°)和冷却液温度(5℃ -35℃)组合条件下,水泵周围的温度场、流场和声场分布情况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深入分析,筛选出一系列可能实现高效降噪与冷却效果的参数组合,为后续的试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例如,仿真结果表明,当喷淋压力为 0.3MPa、喷嘴流量为 1.2L/min、喷淋角度为 45∘ 、冷却液温度为 18% 时,在理论上可实现较好的温度场均匀分布与噪声衰减效果。
3.2 试验设计与参数调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将喷淋压力、喷嘴流量、喷淋角度和冷却液温度作为主要试验因素,每个因素设定多个水平,如喷淋压力设 0.2MPa 、0.3MPa、0.4MPa 三个水平,喷嘴流量设 0.8L/min 、1.2L/min、1.6L/min 三个水平等。依据试验方案开展实际试验,利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精度可达 ±0.1% )实时监测水泵表面温度,通过专业噪声检测仪(精度可达±0.5dB)记录试验环境噪声。根据试验所得数据,运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深入剖析各参数对降噪冷却效果的显著性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喷淋压力和喷嘴流量对冷却效果影响显著,喷淋角度和冷却液温度对降噪效果影响较为突出。基于分析结果,逐步调整参数取值,确定优化方向,如适当提高喷淋压力至0.35MPa,增大喷嘴流量至 1.4L/min 等。
4. 优化效果实验验证
4.1 实验设置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水系统水泵试验场景,搭建专业试验平台。在试验平台上,分别设置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参数,进行对比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严格保持试验环境的温度(25 C±2C )、湿度( 50%±5% )等条件恒定,确保水泵运行工况一致,如水泵转速维持在1500r/min ,流量为 50m3/h ,以此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4.2 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参数组合使水泵表面平均温度从优化前的75∘C 降低至 63℃,降低了约 12℃。试验环境噪声分贝值从 85dB 下降至70dB,下降了约 15dB。同时,在优化参数下,冷却液的使用量从原来的每小时 150L 减少至 120L,减少了约 20% 。系统能耗从每小时 3kW 降低至 2.46kW,降低了约 18% 。由此可见,通过对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参数的优化,显著提升了降噪与冷却效果,同时实现了节能增效的目标,充分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水系统水泵试验喷淋降噪冷却技术参数的现状分析、优化方法探索及实验验证,成功实现了技术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参数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喷淋降噪冷却技术的性能,降低能耗。未来,可进一步结合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喷淋降噪冷却系统参数的动态自适应调节,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水泵试验需求,推动水系统水泵试验技术的持续发展。随着绿色低碳理念在工业领域的深入推进,该优化技术不仅有助于降低水泵试验的运行成本,还能为行业树立节能环保的标杆,促进水系统水泵试验技术向标准化、智能化迈进,同时在更多相似工业冷却降噪场景中具备广阔的推广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 张倚铭 . 竖直单管内喷淋降膜冷却换热特性研究 [D]. 天津大学 ,2022.
[2] 李洪涛 , 史玉峰 , 郝庆 , 等 . 西气东输三线电驱站冷却水系统设计与优化 [J]. 油气储运 ,2015,34(09):1000-1004.
廖楷. 消防给水系统水泵自动启动控制探讨[J]. 给水排水,2017(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