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阅读背景下大班幼儿语言逻辑思维支架构建路径
程嘉慧
江苏省常熟市红枫小学 215500
摘要:在全阅读背景下,幼儿园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语言不仅是幼儿的交流工具,还是思维的载体。对于幼儿园大班学生而言,培养其语言的逻辑思维尤为重要。它是幼儿进一步发展认知、解决问题的基础。这一过程旨在全面提升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与阅读理解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全阅读背景下,大班幼儿语言,逻辑思维支架,构建路径
引言:在全阅读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为大班幼儿构建一个有效的语言逻辑思维支架显得尤为关键。阅读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基石,更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大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探索在全阅读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路径构建大班幼儿的语言逻辑思维支架,成为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可行的构建路径,以期为幼儿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班幼儿语言逻辑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几乎没有培养幼儿逻辑斯文能力的意识,对幼儿逻辑思维的培养对于大部分幼儿教师来说,都不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或者是幼儿年龄偏小,幼儿是否能接受教师对其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导致在幼儿的教学中教师几乎没有设置与逻辑思维培养有关的教学内容或话题,导致学的发展受限。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与互动,导致教师的单向传授无法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需求,进而难以培养出幼儿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材层次感不足,知识点和练习不完整,致使此教学系统无法支撑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可能出现部分教师在语言逻辑思维教育理念和方法理解不足,教学能力有限,甚至将教学内容简单化,影响对幼儿的培养效果。
二、全阅读背景下大班幼儿语言逻辑思维支架构建路径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在幼儿的教学阶段,小朋友的好奇心都比较重,对外界所有的事物都充满探索的欲望,在课堂上也比较喜欢问“为什么”。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个特点,进行设计活动,将生活的实际情境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到语言逻辑思维的魅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阅读活动,如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理解故事情节的逻辑关系。例如,在阅读关于“超市购物”的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超市购物的活动,让幼儿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物品分类、价格计算等概念,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如季节变化、节日庆祝等,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逻辑思维。如春天到来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用语言描述花开、鸟飞等自然现象,并尝试用简单的逻辑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不仅能在阅读中丰富语言积累,还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锻炼逻辑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利用教具引导学生思考
在全文阅读的背景下,教师设计的语言活动主要以启发性的引导为主。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语言学科的特点进行开展教育。大班的幼儿即将进入小学阶段,要更加的注重培养幼儿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在上小学时跟上教师的进度。教具作为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具,如图片、卡片、实物模型等,来呈现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例如,当阅读一篇关于动物习性的文章时,我们可以使用动物卡片来展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习性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具,例如,拼图、排序卡片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这些教具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总之,利用教具引导幼儿思考是大班幼儿语言逻辑思维支架构建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巧妙地运用教具,我们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定期进行评估与反馈
在全阅读背景下,为大班幼儿构建语言逻辑思维支架的过程中,定期评估与反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定期的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语言逻辑思维方面的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评估的方面可以包括幼儿在阅读理解、表达交流、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观察、记录和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基于评估结果,应该及时给予幼儿具体的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对于存在困难的幼儿,则需要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反馈时,教师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积极性,避免使用模糊或负面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同时,评估与反馈应形成良性循环,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通过持续的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结语:在全阅读背景下,大班幼儿语言逻辑思维支架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和持续努力。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科学有效的引导策略以及充满趣味的学习活动,我们能够为幼儿搭建起一座坚实的语言与思维桥梁。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班幼儿的语言逻辑思维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前景。教育者应携手并进,共同推动这一进程,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常丹.幼儿教育教学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分析[J].求知导刊,2024,(21):119-121.DOI:10.14161/j.cnki.qzdk.2024.21.040.
[2]唐林林.浅析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新课程(上),2017,(12):234.
[3]李楠.语言活动中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2016,(06):56-57.
[4]陈显.操作和语言——培育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两翼[J].学前课程研究,2009,(11):22-23.
注:本文为《基于全阅读的大班幼儿语言支架搭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