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下师范类院校《运筹学》课程改革探索
杨荔贤 余俊
阿坝师范学院数学学院 四川阿坝
杨荔贤 余俊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图灵测试到深度学习,技术不断突破,如生成式AI 和多模态AI 等大模型的推出,对各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如 ChatGPT、文心一言、DeepSeek 等先进的人工智能软件语言模型,它们实现了感知信息的深度融合。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1,2],例如智能推荐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AI智能评价系统全面客观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并提供针对性辅导。在新形势下,AI 技术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公平。
1 师范类《运筹学》课程特点
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它巧妙地融合了数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运筹学能够为各种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具体来说,运筹学在工业生产和交通物流等重要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相关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在交通规划和物流管理中提供有效的策略,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运筹学能够对复杂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最优解,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表1 师范类院校和理工类学校运筹学课程对比

表 1 显示,师范类院校与理工类院校在运筹学课程设置上存在显著差异。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规模较小,主要在数学专业开设,内容基础且偏重理论,缺少工程应用和实验训练。课程重点是运筹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如线性、整数和动态规划。这导致教学和学习都较为困难。因此,利用 AI 技术改革师范类《运筹学》课程,融入智能技术,创造智慧教学环境,以弥补院校和学科差异带来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3]。
2 师范类院校《运筹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
1)教学内容方面
笔者通过调查国内 41 所普通师范类本科院校发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运筹学》课程通常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课时安排多在 32 至 48 学时之间。由于课时限制,运筹学课程难以深入讲解所有内容;教学案例往往过时,与现代工业智能化脱节;课程侧重于问题解决流程,但缺乏对优化理论和算法思想的深入分析,影响学生理解。
2)教学模式方面
传统教学模式依赖教师讲解和教科书,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灵活性和参与感,影响学习兴趣。实践环节不足,学生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使用黑板和多媒体,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节奏。
此外,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即时的学习反馈机制,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有限,不利于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3)教学评价方面
一方面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依赖闭卷考试,包括平时、实验和卷面成绩,但未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过程性评价不足,过分依赖期末成绩,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参与度和团队协作,影响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和提供有效指导。
4)学生学习方面
在传统运筹学教学中,学生多为被动学习者,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尽管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线性规划等,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仍感困难,对特定算法理解不深。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多为应试,未能理解运筹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课程涉及高等数学等复杂知识,难度大,缺乏有效学习策略和指导,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概念和算法,易产生畏惧。
3AI 赋能师范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1)利用智能学伴与虚拟导师优化教学内容呈现
智能学习伙伴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能够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并提醒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些智能伙伴能够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遇到的难题,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虚拟教师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例如,学生可以通过 VR 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或者通过 AR 技术观察虚拟的化学实验过程,进行互动学习。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概念[4]。
此外,虚拟教师还负责进行课程讲解、案例分析和习题示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详细的习题示范,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案例1 :
智能学伴系统评估学生运筹学水平,为初学者提供结合动画和图示的线性规划视频,以及基础例题。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深入的理论资料和复杂案例,如对偶理论证明和经济应用。学习动态规划时,根据学生专业推送相关案例,如数学专业的背包问题和计算机专业的最优二叉搜索树案例,案例包含文字、数据表格、流程图和可视化等多种形式。
2)运用知识图谱与学习分析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
构建运筹学知识网络,整合概念并展示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为个性化学习路径提供支持。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教师能定制学习路径,推荐资源,满足学生需求。
知识图谱的构建基于运筹学课程大纲和教材,结合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理论,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图谱还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应用案例,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运筹学的最新动态。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成绩、兴趣等多维度数据,系统能够智能识别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从而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学习资源和路径。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2 :
北京理工大学开发了 AI 助教和“艾比特”机器人,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以个性化训练方式增强《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率。这些技术包括智能备课、出题、问答和资源推荐,旨在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将《运筹学》知识图谱集成到智慧树共享课平台,实现了智慧教学系统的创新。
3)借助智能推荐系统与项目式学习创新教学方法
智能推荐系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精确匹配学生的学习路径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学术论文、案例视频和在线课程等,以拓展学生视野并激发学习热情[5]。
项目式学习促进创新实践:通过设计针对实际问题的项目任务,使学生在项目中应用运筹学知识和技巧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培养实践和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3
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在《运筹学 B》课程中,使用“长江雨课堂”进行预习和作业,“长江雨课堂 + 腾讯课堂”进行在线教学,“QQ 群”进行辅导。这种模式基于在线教学资源分析和学生反馈,旨在提供个性化和高效的教学。教师利用雨课堂的数据分析功能,精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
4)完善多元化智能评价体系
评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我们不应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理论考试成绩,而应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指标。除了理论考试之外,还应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线学习时长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通过记录学生在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学习时间,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投入程度。其次,资源访问情况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生是否积极地查阅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学术论文和在线课程资料,反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课堂互动也是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以及参与讨论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维活跃度。小组讨论则进一步考察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项目质量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估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考虑在线学习时长、资源访问、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项目质量等多个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智能评价工具应用:利用在线测试、自动批改系统和项目管理软件,教师可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反馈,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减轻教师负担。
4“AI 赋能”教学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提升教师 AI 技术能力
师范院校应组织专业培训,加深教师对 AI 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提高其教育技术素养。培训内容可以涵盖 AI 基础知识、智能教学平台操作、数据分析技能以及 AI 工具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 AI 技术,将其融入《运筹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注学生情感与隐私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情感体验,防止技术过度使用影响学习乐趣,并确保学生隐私和数据安全教师应通过 AI 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但需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明确数据使用的范围和目的,避免滥用学生数据。同时,教师应建立透明的数据管理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数据如何被收集和使用,增加学生对 AI 技术的信任感。此外,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避免技术过度使用导致的学习疲劳和兴趣下降,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精选 AI 技术和平台
高校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精选并整合 AI 技术融入教学,避免盲目追求尖端技术,确保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在选择AI 技术和平台时,应优先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技术和平台的易用性也是关键因素,教师需要能够快速上手并有效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此外,与现有教学系统的兼容性也不可忽视,以确保技术的无缝集成和高效运行。
结论
AI 技术对师范专业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它通过改进教学内容展示、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更新教学方法和优化评估体系,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师范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教育事业奠定基础[3]。
参考文献
[1]AI 赋能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探索. 李擎;崔家瑞;杨旭;冯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5(2)
[2]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J]. 吕欧. 辽宁开放大学学报 ,2024(04)
[3]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形态的主动变革 [J]. 黄廷祝. 中国大学学 ,2025(Z1)
[4]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开放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J]. 申志华;米海敏;赵慧霞;李琪。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4(03)
[5] 运筹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探索[J]。王颖;邵桂芳;陶继平;孙怀清。高教学刊,2021(16)
[6] 基于课程思政的《物流运筹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J]。纪静娜;徐小雅。物流科技 ,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