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太行民居改造施工的研究

作者

张献奇 徐涛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邢台 054000

该项目位于太行山脉某山脚下,红石头房的民居(见图片),该村落民居由红石头墙、木构架坡屋顶,屋顶覆盖红石头板防雨,很有山区的地方特色。

该村落距邢台市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村落的居民大多数已经迁移进城,村落里只有少数年龄较大的老人居住,村落民居已经大多数空闲了,导致房子损毁较严重。为了保护特色民居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启动租赁农民的民居进行旅游民宿改造经营项目。

首先进行项目改造方案的研究,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完全保留民居风貌,不改变原有的结构和构造,红石头墙,木构架屋顶,红石头板覆盖;另一种意见是只保留民居外观的特色,及保留红石头墙,红石头板屋顶,对内部进行适居性改造。针对这两种意见组织人力进行了走访调研和适龄人群调查,结论是原来的山村村落民居住进来后,密闭性不佳,一可能漏雨;二可能有老鼠、壁虎和蛇等小动物,惊扰住客;另外住客对民居外观特色兴趣较高,对内部的构造兴趣不高。最后决定按第二种意见进行改造:保留红石头外墙,拆除原屋顶,进行钢筋混凝土坡屋顶施工,进行屋顶保温构造后再将红石头板盖上去。内部进行现代化装饰装修,节能门窗替换。为了保留原有的木构架结构,在村落的公共卫生间等房屋进行修旧如旧,保留原来的房屋构造,以供游客参观过去民居房屋的构造。根据上述结论,委托设计单位进行了设计施工图的绘制,以供施工。

接下来制定了拆除计划,安排队伍进行拆除,因为红石头板还要用,拆除时尽量不损坏,放到指定位置进行保护。在拆除过程中发现石墙内侧都是碎石,内墙面不稳定,因此在内侧支模板灌细石混凝土,为了节能环保,要求施工队准备破石机,将拆下来的碎石头和碎石板进行破碎,作为混凝土的粗骨料使用,以免垃圾外运。

研讨制定了施工工艺,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调研认知了浅层地能(热)利用技术,浅层地能(热)是指在地下 200 米以内、温度在25℃以下、可再生的低品位热能,利用热泵技术搬运浅层地能为建筑物供暖,让浅层地能成为建筑物供暖的替代能源,实现浅层地能无燃烧为建筑物智慧供暖。浅层地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持续供给,温度恒定,即用即采,天然蓄能的特点。成本优势,初始投资优势,地能无燃烧为建筑物智慧供暖的初始投资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相当,就可实现为建筑物供暖、制冷、提供生活热水三种功能,不额外增加建筑物成本。运行成本优势,地能无燃烧为建筑物智慧供暖,地能作为供暖的替代能源,其运行电耗相当于传统电锅炉的 25% ;制冷比传统中央空调节能 15-20% ,同时在热回收过程中可免费得到生活热水;在独立加热生活热水时,每吨生活热水耗电仅 12 度。安全运行优势,与传统的燃煤、燃油、燃气供暖需要防火、防爆相比,地能无燃烧物建筑物智慧供暖只需保障用电安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浅层地热能无燃烧供暖是将热泵系统与大地中浅层地能相结合起来的,是一种集供暖制冷提供生活热水于一体的绿色、高效、节能的调温系统。计划采用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技术进行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日常提供生活热水。

作者简介:张献奇,男,副教授,教师;徐涛,男,讲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