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技术在钢铁产业中的应用
宋志鹏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唐山 063600
引言
在工业4.0 时代浪潮下,智能制造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灵活的特点,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资源、环境、成本等多重压力,急需借助智能制造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对高品质、定制化钢铁产品的需求,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在钢铁产业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产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对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制造技术优化钢铁生产流程
1.1 生产计划与调度智能化
在钢铁生产中,生产计划与调度的智能化是提升效率的关键。传统生产计划依赖人工经验,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生产需求。如今,借助先进的生产计划与调度系统,钢铁企业能够综合考虑订单需求、设备状态、原材料供应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智能算法,系统可快速生成最优生产计划,实现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与高效执行。例如,在面对紧急订单时,智能调度系统能迅速调整生产顺序,优先安排紧急订单的生产,同时合理安排其他订单的生产进度,减少生产等待时间。这种智能化的调度方式,不仅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还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使钢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1.2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
在炼铁、炼钢、轧钢等关键生产环节,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过去,这些环节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操作误差大、生产稳定性差等问题。如今,广泛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如高炉智能控制、转炉终点控制、轧机自动化轧制等,能够精确控制生产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稳定运行。以高炉智能控制为例,通过安装在高炉上的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炉内温度、压力、气体成分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高炉的送风量、燃料喷吹量等参数,实现高炉的稳定运行,提高铁水质量。这种自动化控制方式,不仅降低了人工操作误差,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 智能制造技术提升钢铁产品质量管控
2.1 在线质量检测与监控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质量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抽检,存在检测不及时、检测精度低等问题。如今,安装在生产线上的各类智能检测设备,如光谱仪、超声波探伤仪、表面质量检测系统等,可实时采集产品质量数据,对钢材的化学成分、内部缺陷、表面质量等进行全方位检测。例如,在轧钢生产线上,表面质量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钢材表面的缺陷,如划痕、裂纹等,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调整轧制工艺参数,及时消除缺陷,提高产品质量。这种在线质量检测与监控方式,不仅提高了质量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实现了质量的在线闭环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
2.2 质量数据分析与预测
在钢铁生产中,质量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对于产品质量改进至关重要。传统的质量数据分析主要依靠人工统计和经验判断,难以发现潜在的质量规律。如今,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钢铁企业能够对海量的历史质量数据和实时生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建立质量预测模型。通过这些模型,企业可以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调整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某一生产批次的产品在特定工艺参数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可以在后续生产中提前调整工艺参数,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对质量数据的深度分析,企业还可以发现潜在的质量规律,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方向,提升产品质量档次。
2.3 客户质量反馈与追溯
客户质量反馈是企业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传统的客户质量反馈处理方式效率低下,难以快速追溯质量问题的根源。如今,利用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追溯功能,钢铁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追溯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例如,当客户反馈某一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企业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快速定位问题产生的环节,是原材料问题、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还是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及时收集客户质量反馈信息,将其纳入质量管控体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3 智能制造技术强化钢铁产业能源管理
3.1 能源消耗实时监测
在钢铁生产中,能源消耗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能源监测主要依靠人工抄表和定期统计,存在数据不准确、监测不及时等问题。如今,在钢铁生产各环节部署能源监测设备,对水、电、气、煤等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建立能源消耗数据库。通过可视化平台,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能源消耗的分布与变化趋势,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环节。例如,在炼铁车间,通过实时监测高炉的煤气消耗情况,发现某一时间段煤气消耗异常增加,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排查原因,采取措施降低煤气消耗。这种能源消耗实时监测方式,不仅提高了能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还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了数据支持。
3.2 能源设备智能管理与维护
在钢铁生产中,能源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关键。传统的能源设备管理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定期维护,存在设备故障发现不及时、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如今,借助物联网技术对能源设备进行远程监控与智能诊断,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提前安排维护保养。例如,通过在能源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等,当设备运行参数出现异常时,智能诊断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预测设备故障类型和发生时间,提前安排维护人员进行维修保养。这种智能管理与维护方式,不仅减少了设备突发故障对生产的影响,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结语
智能制造技术在钢铁产业的应用,为钢铁企业带来了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和能源管理优化等诸多益处,有力推动了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融合难度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钢铁产业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深化智能制造技术与钢铁生产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相关标准与规范,以实现钢铁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提升我国钢铁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智能制造技术在钢铁产业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产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对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秀芳 . 智能制造技术在我国钢铁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J]. 冶金与材料 ,2022,42(04):81-82.
[2] 张连进 . 智能制造技术在航空制造产业中的应用 [J]. 新型工业化 ,2022,12(12):86-89+94.
[3] 高辉峰 , 李林洋 , 穆冀里 , 等 . 浅析智能制造技术在钢铁生产企业中的应用 [J].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3,50(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