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李伟云 许龙艳 祝凤娥

柞水县城区第二小学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落实,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然而,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资源匮乏、阅读材料选择不当、学生阅读习惯不良、教师指导方法单一等。因此,探讨新课标视野下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对策很重要。

一、拓展阅读资源,丰富阅读内容

1. 利用网络资源,老师给学生找一些合适的电子书网站,为学生提供电子阅读材料,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2. 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学校图书室,可以动员师生捐赠书籍,或寻求社会爱心人士的图书捐赠,建立班级图书角或学校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方便学生随时借阅。同时,可以制定图书管理制度,确保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流程顺畅,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精心筛选阅读材料,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阅读的兴趣,接受能力,精心筛选阅读材料。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容易看懂的故事类的书籍,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阅读推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材料。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

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一开学,教师为该班学生制定本学期的阅读计划,让学生把读书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直到这样的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如在六年级上学期一开学,我就为班级学生制定了本学期的阅读计划,九月读《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十月读《草房子》、十一月读《童年》、十二月读《爱的教育》。每天晚上在家,要求学生必须留出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以此来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2. 开展阅读活动。如好书推荐会、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制作人物卡、画书中人物插图、办手抄报、读后感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榜样激励学生阅读。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的读过书的内容,从书中懂得的道理,收获到的东西,来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学生中寻找阅读积极分子,如“阅读之星”“书香少年”等,让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介绍历史上或当代的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名人的阅读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智慧的。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阅读指导,提高阅读实效

我以《小王子》这本书为例,分享我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做法:

第一步:上导读课,激发兴趣。了解作者、了解书籍大概内容,分享书中精彩片段等。老师上“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点燃他们心中的那份期待。这就如同打广告一样,要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有了兴趣一切都好了。导读课上,教师要抓住学生期待的心理,从书中选几个典型人物讲解,这本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或者是书中精彩的片段、吸引人的章节,介绍作者经历等等,激发学生对新书期盼。在读《小王子》这本书时,学生拿到书后,我上的导读课就是紧抓作者介绍,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本书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出生于法国里昂,他酷爱冒险和自由,是飞行员。飞行和写作是他的两大爱好,他的代表作品《小王子》深受中外小学生喜爱,这本书在全球畅销,因为是飞行员,所以对沙漠、星星、天空情有独钟,作品中的故事常常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他在一次长途飞行中,坠入利比亚沙漠,很久后才被别人发现。这次经历便促使他萌动了写《小王子》这本书的念头。

当我讲到作者这段经历时,好多男生窃窃私语,眼神中充满了向往与佩服的神情,我便捕捉到,我的导读课成功地吸引了他们。接着又引导学生读前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大概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听了我讲的故事后,对这本书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第二步:自主阅读,圈画批注。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圈画出喜欢的词语、句子,简单地写写批注,读书笔记等。在这期间,我有时会抽出几分钟时间来了解读书情况,检查他们的批注,翻看他们的读书笔

记等。

第三步:共读推进,深入讨论。这也是“整本书阅读”中最重要的一步。这个课,可以是一次,两次,也可以是多次,具体根据书中情节来定。可以分章节讨论,也可以通读全书后,分版块进行讨论。此时的共读讨论,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向,提前预设好要讨论的问题和方向,引导好学生,就关键话题展开讨论交流。比如,儿童小说的共读推进,可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文学意蕴,写作方法等方面展开。

对于《小王子》这本书,在推进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就是“品读主要人物”。先让学生简单回顾小王子的游历过程。学生罗列出书中的全部人物后,我就问:除小王子外,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学生们后来交流道:玫瑰——骄傲敏感自尊心强; 狐狸——善解人意、智慧和爱的使者,学生都能说出自己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之后又引导学生谈自己从这本书中明白了什么?学生谈到要关爱同学、珍惜友情。爱就要像小王子住的星球上的火山一样炽热,人做任何事都要有责任心,要像小王子那样,做事情善始善终;有的谈到爱一样东西必须对这样东西负责,从而明白人活在世界上,就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事、对生活的集体、对身边的人负责等。有的学生还谈到世界上有很多新鲜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有了好奇心才会去探索和发现……就这样,在引导和交流中,学生层层深入地领悟文中角色的形象,感悟到书中深刻的精神内涵。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去给自己喜爱的人物写简短的颁奖词,在写话中提升阅读品质。在共读推进中,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能宽容待人了,习作水平也提高了。

第四步:汇报展示,深化理解。通过师生课堂上交流心得,学生对这本书中内容、方法、词句的掌握更为深刻。此时,老师应把握好时机,顺势将阅读活动进行深化。谈论交流之后,我引导学生写读后收获,可以是续编故事,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人物评价或者办读书小报等。

在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采用“拓展阅读资源、丰富阅读内容”“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做好阅读指导,提高阅读实效”策略,能有效提升教学实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 吴欣歆. 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3] 李怀源. 小学读整本书教学实施方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