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环境工程中的新路径
刘一笑 田芳瑜 孙嘉慧 孙宇昕 任佳欣 包铭甘图
辽宁省阜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阜新市 123000
前言: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作为推动环境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研究课题,需要设置立体化治理框架,科学落实各项策略。现从实践应用角度,对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持续优化。
1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研究价值
1.1 保持大气环境健康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研究,可以精准识别造成大气污染现状的主要污染源,分析各类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贡献率,科学设计针对性防治管理方案,降低因大气污染引起的人群健康风险,保持大气环境健康,科学促进社会经济绿色转型。
1.2 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在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研究中,可以通过分析大气污染形成与传输原理,从基础的单一污染物控制,升级为对 PM2.5 等多污染源有效管控,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目标,科学降低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投资成本,推动环境工程升级优化[1]。
2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应用要求
2.1 设置立体监测网络
在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需要通过设置立体监测网络,对工业生产区域、重工业行业等进行有效监测,分析大气污染源时空分布情况,确认大气污染源演变趋势,结合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科学控制大气污染发展[2]。
2.2 构建快速响应机制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需要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快速确认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设计适配数据分析结果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方案,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大气污染源扩散速度,提高大气污染防治针对性,保障地区大气环境的安全性。
3 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策略
3.1 能源结构优化
对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需要通过能源结构优化,有效降低一次颗粒物、 SO2 、 NOx 等前体物排放量,针对社会能源消费模式、大气污染排放进行结构性优化。在实践中,相关单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第一,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相关单位需要与地区工业生产单位进行合作,积极推进工业锅炉、窑炉煤的改气、改电工作。根据地区可再生能源储备情况,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地区用电供热等需求,以此降低地区煤炭消费量,有效控制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第二,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逐步淘汰大气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并对高耗能、高排放的建设项目引入程序进行严格审查与控制。同时,相关单位需要引导生产企业更新能源供给系统,快速引入清洁生产工艺,降低工业生产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第三,交通运输结构电动化调整。相关单位需要对公共交通领域展开详细分析,科学引入电动汽车,设置服务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网络。可以将货运系统升级为“公转铁”“公转水”等联运系统,以此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
3.2 生产过程控制
落实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需要通过生产过程控制,科学提高以重工业为代表的重点行业生产排放物的收集与处理效率,降低各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在实践中,相关单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第一,推行全流程无组织排放管控。相关单位可以邀请钢铁、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引入物料密闭储存与输送技术,开展设备密封点泄漏检测与修复操作,逐步推动重点行业更新全流程无组织排放管控技术,有效控制 VOCs 排放问题,避免发生粉尘逸散现象。第二,强化工业过程优化控制。相关单位需要针对当地工业生产单位,积极推广低氮燃烧、高效除尘等先进工艺,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控制,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末端治理设施的去除质量,降低有组织或无组织污染物排放总量。第三,实施扬尘精细化管控工程。考虑到许多城市开展大规模的建筑施工,相关单位需要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通过实施扬尘精细化管控工程,有效提升道路机械化清扫频率,做好裸露地块复绿工作,对地区扬尘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3.3 治理技术升级
推动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需要通过治理技术升级,有效控制固定源、移动源排放量,推动大气污染物深度去除工作。在实践中,相关单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第一,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相关单位需要通过召开行业会议,针对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积极推广烟尘、 NOx 等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技术。可以通过提高湿式电除尘技术作业效率、降低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引入成本等措施,创造超低排放技术低门槛应用条件。第二,深化 VOCs 综合治理工程。对于石化、化工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相关单位需要与重点企业进行沟通,引导重点企业积极应用吸附浓缩 + 催化燃烧等技术,结合油气回收治理体系,提升VOCs 综合治理工程的功能性,满足重点企业绿色生产需求。第三,推进移动源尾气深度净化。相关单位需要制定法律法规,推动老旧机动车淘汰,提升车辆排放检验与维护精度,保证移动源尾气得到有效净化,降低大气污染中的移动源污染比重,以便后续开展高效率的固定源尾气处理工作。
结语:针对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需要通过能源结构优化打牢减排基础,利用生产过程控制降低过程排放,借助治理技术升级实现深度去除,使各类策略层层递进,保证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技术贯穿始终,以此建立多层次的技术防控体系,为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提供参考范例。
参考文献
[1] 王仁为 . 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简析 [J]. 生态与资源 ,2024,(07):83-85.
[2] 林中山 , 宋丽霞 . 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研究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5(02):25-27.
[3] 唐琼 .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分析 [J]. 科技视界 ,2023,(1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