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购业务规范化流程构建与风险防控
韩慧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图书馆 016200
一、引言
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其采购业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馆藏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读者服务的满意度。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市场资源丰富多样,采购渠道复杂多变,这对图书馆采购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规范化的采购流程,能够确保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同时加强风险防控,有助于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保障图书馆的利益和声誉。因此研究图书馆采购业务规范化流程构建与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图书馆采购业务规范化流程构建
(一)需求调研与分析
需求调研是图书馆采购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读者座谈会、在线反馈等方式,收集读者对图书、期刊、数据库等资源的需求,分析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专业需求与阅读偏好。同时结合学校学科建设规划,与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沟通,明确重点与新兴学科资源需求。此外定期评估馆藏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利用率,精准定位薄弱环节,为采购提供依据。
(二)采购计划制定
采购计划需科学规划。依据经费预算与需求,合理分配资金至不同资源类型与学科领域。结合调研结果,确定采购清单,明确资源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并对重要资源和大额采购进行论证审批。制定包含各环节时间节点的进度表,避免采购延误,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三)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优质供应商是采购成功的保障。建立全面的供应商信息库,广泛收集图书供应商、期刊代理商、数据库提供商等相关信息,从资质、信誉、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合格供应商。与选定供应商签订严谨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合同条款涵盖商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质量标准、售后服务、违约责任等内容,确保图书馆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定期开展供应商表现评价与考核,围绕交货及时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指标进行评估,依据结果实施分级管理,对优秀供应商给予优先合作机会,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或淘汰。
(四)采购执行与验收
采购执行与验收是确保资源质量的重要阶段。依据采购计划和选定供应商,下达清晰明确的采购订单,详细标注商品信息与交货要求,保障供应商准确理解采购需求。采购过程中,实时跟踪货物运输情况,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对可能出现的延误及时催货,避免影响图书馆正常运营。货物抵达后,组织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质量标准开展验收工作,对图书数量、版本、质量,期刊完整性,数据库功能与使用权限等进行细致核查,对不合格商品及时与供应商协商处理,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
(五)资源入库与数据维护
资源入库与数据维护是采购业务的收尾关键。验收合格的资源迅速办理入库手续,依照图书馆分类体系有序上架存放,确保资源存放位置便于读者查找借阅。将采购资源相关信息准确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包括图书书目数据、期刊订阅信息、数据库使用说明等,并定期进行数据更新与维护,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图书馆资源管理和读者服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三、图书馆采购业务风险分析
图书馆采购业务存在多方面风险。采购计划上,读者需求多变且调研若不全面,易使采购计划与实际脱节,造成资源浪费;预算编制不合理,过高会导致资金闲置,过低则难以满足资源采购需求。供应商方面,部分供应商资质信誉不佳,可能提供劣质产品或服务,如盗版图书、缺期期刊等,还存在违约风险,影响采购进度和读者使用。采购执行过程中,审批、采购方式、合同签订等操作若不规范,易引发法律和经济损失,验收环节若人员专业不足或责任心缺失,会让不合格资源流入馆藏。此外采购人员可能受利益诱惑进行利益输送,加之权力集中又缺乏监督,易出现权力滥用,破坏采购公平公正,损害图书馆利益。
四、图书馆采购业务风险防控措施
(一)完善采购计划管理
① 加强需求调研:建立常态化的需求调研机制,拓宽调研渠道,提高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定期对读者需求和学科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②科学编制预算:在编制预算前,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和资源价格走势,结合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和经费情况,合理确定预算金额。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审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强化供应商管理
① 严格供应商筛选: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标准和流程,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进行全面审查。通过实地考察、参考其他图书馆的经验等方式,确保筛选出的供应商具备良好的合作条件。 ② 加强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前,组织专业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图书馆的利益。合同签订后,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③ 建立供应商激励与惩罚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一定的奖励,如优先合作、增加采购份额等;对出现违约行为的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惩罚,如扣除违约金、终止合作等。通过激励与惩罚机制,促使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
(三)规范采购执行流程
① 健全采购制度: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采购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责任人员。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采购制度和流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② 加强验收管理:建立专业的验收团队,提高验收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流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对于重要资源和大额采购项目,可邀请相关专家参与验收,确保验收工作的质量。 ③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和采购管理软件,实现采购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采购风险。
(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① 加强廉政教育: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廉政教育,提高其廉洁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方式,让采购人员深刻认识到廉政风险的危害性,自觉抵制利益诱惑。 ② 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采购工作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方面,建立健全采购工作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采购活动进行审计和检查;外部监督方面,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 ③ 实行轮岗制度:对采购岗位的人员实行定期轮岗,避免采购人员长期与同一供应商接触,减少利益输送和权力滥用的风险。
五、结论
图书馆采购业务规范化流程的构建和风险防控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加强需求调研、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管理、采购执行与验收以及资源入库与数据维护等环节的管理,能够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针对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采购计划风险、供应商风险、采购执行风险和廉政风险等,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保障图书馆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不断完善采购业务流程,加强风险防控,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妍杉 . 公共图书馆图书采购新思路 [J]. 文化产业 ,2025,(09):100-102.
[2] 顾国庆 , 曹璇 . 基于人工智能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智慧化采购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J]. 图书馆学刊 ,2024,46(12):108-112.
[3]《 图 书 馆 采 购 工 作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探 索 》[J]. 河 池 学 院 学报 ,2024,4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