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儿童哲学促进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

作者

逯翠英

邢台市第三幼儿园 054000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儿童哲学逐渐进入教育者的视野。儿童哲学强调尊重儿童的思考与探索,鼓励儿童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质疑、反思和讨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将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课程,能够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儿童哲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阶段堪称思维发展的黄金期。儿童哲学以开放性问题为引,点燃幼儿探索热情,促使其主动思索与交流。在此期间,幼儿要对问题剖析、亮明观点并加以论证,无形中锻炼了逻辑、批判与创造思维。像探讨“快乐是什么”,幼儿各抒己见,思维得以拓展深化。

(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哲学讨论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机会。在讨论过程中,幼儿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回应。通过不断地交流和互动,幼儿的语言词汇量增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得到提高。同时,哲学讨论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也促使幼儿学会组织语言,使表达更加有条理。

(三)增强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哲学活动多以小组形式推进,幼儿在交流讨论中需与同伴协作、分享想法。这能让他们尝试理解他人感受与观点,强化同理心与合作意识。面对讨论分歧,幼儿学会沟通协商,提升社交能力。而且,哲学探讨涉及情感道德话题,幼儿思考中能更好地认知自身情感,塑造积极情感态度。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乏深度和启发性

部分幼儿园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以简单的记忆和模仿为主,缺乏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和思考。同时,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使得课程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这导致部分幼儿在学习中感到困难,而部分幼儿则觉得缺乏挑战性,无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三、以儿童哲学促进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创设富有哲学氛围的课程环境

1. 物质环境创设

幼儿园可在教室、走廊等区域创设哲学角,精心布置环境,摆放哲学类书籍、图片及益智玩具,如经典哲学绘本《小蓝和小黄》《拼拼凑凑的变色龙》《等一会儿,聪聪》《喂,小蚂蚁》等,供幼儿自主翻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哲学意蕴。此外,还可展示幼儿创作的哲学主题绘画、手工作品等。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既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动力,又能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哲学问题,深化对哲学的认知。

2. 精神环境营造

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讨论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意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反馈,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是有价值的。例如,当幼儿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时,教师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能和我们详细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吗?”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思考的积极性。

(二)开展多样化的哲学活动

1. 日常哲学对话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与幼儿进行哲学对话。例如,在户外活动时,看到一只蚂蚁搬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它们是怎么知道要搬家的呢?”通过这样的对话,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1]。日常哲学对话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灵活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2. 专门的哲学课程

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系统地向幼儿介绍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方法。哲学课程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如对于小班幼儿,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概念入手,如“大和小”“多和少”;对于中班幼儿,可以引入一些关于情感、道德的问题,如“什么是勇敢”“为什么要分享”;对于大班幼儿,则可以探讨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在哲学课程中,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述、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哲学。

3. 哲学主题活动

结合节日、季节等开展哲学主题活动。例如,在春节期间,开展“春节的意义是什么”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思考春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春天来临之际,开展“春天的秘密”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春天的变化和生命的奥秘 [2]。哲学主题活动可以将哲学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拓宽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三)提升教师的哲学素养

1. 加强哲学知识学习

幼儿园需重视教师哲学知识储备的提升。可定期安排教师参与哲学专题培训课程与讲座,借助专业引导,助力教师系统构建哲学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此外,积极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研读哲学书籍、文章。像《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这类经典,能让教师洞悉哲学发展脉络与流派,持续拓展哲学认知边界。

2. 开展哲学教学实践研讨

幼儿园应定期为教师搭建哲学教学实践研讨的交流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能基于实际教学,畅所欲言地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他们可以讲述开展哲学活动时的成功范例,为他人提供借鉴;也能坦陈遇到的难题,与同伴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教师们能不断反思自身教学,汲取他人长处,进而持续提升哲学教学能力与水平。

3. 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需培育反思意识,养成定期反思哲学教学实践的习惯。要对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与幼儿互动是否有效等方面展开深度反思,精准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加以调整优化[3]。比如,每次哲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撰写教学反思日记,详细记录教学感悟与幼儿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参考,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论

儿童哲学为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创设富有哲学氛围的课程环境、开展多样化的哲学活动以及提升教师的哲学素养等策略,可以将儿童哲学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各个方面,促进幼儿思维、语言、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儿童哲学的优势,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富有启发性的教育课程,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雨昕 , 刁羽 , 黄彩艳 , 等 . “ 儿童友好” 视角下幼儿园生成课程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J]. 早期教育 , 2024, (44): 37- 42.

[2] 何梅玲. 以儿童哲学促进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 [J]. 学前教育研究 , 2024, (06): 83- 86.

[3] 周彬男, 陈飞飞. 基于儿童, 关注经验, 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 [J].幼儿教育 , 2018, (18):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