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探索与实践
聂迎春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 分析化学” 作为大学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利用线上 + 线下多种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引入智慧教学工具“ 雨课堂”开展 MOOC+SPOC+ 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建立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的互动性强的智慧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金课的打造和建设。
1 引言
2018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2019 年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2]。积极发展“互联网 + 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3]。本文以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为例,利用雨课堂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打造分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
2“分析化学”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必要性
《分析化学》课程是我校应用化学(分析检测方向)核心课程,为后续精细化学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特点:(1) 课时大幅压缩,但后续课程对于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依赖性很大,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中显得更为重要。(2) 数值计算复杂,公式多记忆负担重,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理论推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学生因认知偏差导致内部学习动力不足。这些特点使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已逐步成为课程实施的主流模式,当前主要是指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在线学习(Onlinelearning) 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成为认知的主体,通过虚实学习环境和教师、同伴、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交互,自主增加学习时间,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结合我校资源利用雨课堂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才能打造分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
3 课程建设过程
3.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近两年来,依托中国MOOC 网分析化学课程,引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开展 MO0C+SPOC+ 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形成一套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的互动性强的智慧教学。基本教学模式如下: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鉴于分析化学课程不断地发展,我们将不断补充优化上面的资源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授课教案、习题试卷、电子课件、授课录像、参考资料等内容,同时推送分析化学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在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的建设方面也利用软件平台,实现线上答疑、布置作业、授课等方面的作用。在这里线上教学资料与平台建设将利用中国 MOOC 慕课平台以及将“雨课堂”平台引入分析化学教学中。目前多媒体教室均安装雨课堂,这将极大地方便教师进行线上师生互动的开展。
3.2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准备过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在线课程进行全新规划。提前给学生发送本章课程通知及学习任务,借助慕课平台进行签到→在线资料学习→完成测验→线上讨论→总结本堂课内容的方式进行线上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线上学习出现的问题和监测结果,重点加强精讲环节,结合章节测验的结果,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情诊断,从而实现问题→探讨→解决→结果的模式,精准化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讨论主题设计:在设置相关讨论主题时,尽量选择贴近实际场景、周边生活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体会到理论是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例如,水硬度是水质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以此确定检测水是否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
课前预习: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让具有不同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学生均在课前学习阶段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水平,教师提供各种类型的、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预先使用电脑平台将教学课件、学习资料、习题测验、作业等内容上传到雨课堂平台中,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学习。预习流程包括回放视频,自主学习,测试效果,存疑提交几个步骤。第一个板块是以 mooc平台,回放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学习视频,明确课程任务目标;第 2 板块思考和分析课程内容,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第 3 板块完成预习作业,检测自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强化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第 4 板块测验中疑难问题,通过微信群提交给教师。
课中导学 :课中导学以雨课堂平台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慕课、腾讯会议、微信群、QQ 群等多个线上平台组成混合式教学平台。综合分析中国慕课平台的精品课程,利用雨课堂平台进行课前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布,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作业、章节测验等;课上进行学生签到、讨论、问卷、测评等课堂教学活动;运用腾讯会议进行直播、录播讲解和答疑;通过微信群和 QQ 群进行实时反馈平台使用效果及课程内容学习疑问。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思学: 评价系统采用课前预习测试,课中参与度,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多维度进行评价。采用的是在线答疑和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课后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反馈学习情况。
3.3 实施效果
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明显提升,科研素养与创新思维也得到明显提升。课堂讨论的设计中与学课前沿相关的主题,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很好锻炼。课题组成员获多项大创项目立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 + 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课堂教学模式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小组成员通过 PPT、辩论、汇报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锻炼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4 小结
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引入,充分对标了金课建设的标准,将会在课程教学中体现 “两性一度”的原则,使分析化学课程中滴定分析、电位分析、吸光光度法等内容真正变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构。通过采用利用雨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多种教材、教学文件,开展特色双语授课等的初步尝试,增加课堂讨论、课堂实时测验、课程报告、PPT 汇报等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不仅丰富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鲁立强 , 帅琴 , 田熙科等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大学化学 ,2024, 39 (3), 138- 142.
[2] 教育部 .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 baike.sogou.com/v.2019- 10- 14.
[3] 张玉梅,姚 遥,曹菊琴 .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分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J]. 基础医学教育,2023 ,425 (4 ):330- 334.
作者简介:聂迎春(1981- 02),女,汉,山东淄博,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分析化学
基金项目: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2JG022Y , 分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