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爱心
平泉市医院 河北平泉 067500
引言
小儿外科手术是医治儿童外科疾病的关键方法,然而因为患者年纪幼小、心理承受力薄弱,对手术常常觉得恐惧和焦虑,这不但或许影响手术过程的顺畅开展,亦或许对患儿术后的康复造成负面影响。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工作既繁琐又严要求,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流程标准化和系统性上具有缺陷,或许引发护理质量不一致。临床路径成为一种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借助制定规范化护理程序,清晰每一护理步骤及其时间节点,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效能。现在有关临床路径使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成效的研究仍需更深入详尽研究和改进。本研究目的是对比临床路径护理和传统护理于小儿外科手术之中的运用成效,自护理质量、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患儿情绪状态等等诸多方面开展评价,用以清晰临床路径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现实运用的意义,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推动患儿手术后康复给予严谨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录了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间在我院经受外科手术的 80 名儿童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划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人。实验组患儿的年龄范围是 1 至 12 岁,平均年龄为 6.25±2.63 岁,涵盖阑尾切除术、隐睾症手术及包皮环切术等多种手术类型。患儿的年龄处于 1.5 至 13 岁之中,平均年龄为 6.47±2.45 岁,所开展的手术种类与实验组相同。
应当注意的是,所有罹患心肺功能障碍且无法承受手术的孩子、具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孩子,以及不满足基本研究条件的孩子都被剔除之外。
所有受试者的监护人在同意参与这项研究之前,都已经被充分告知了研究的目的、重要性、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用书面形式提供了他们的许可。为了确保研究的公平与中立,在护理过程中,实验组的儿童依据临床路径获得规范化管理,而对照组则获得普通护理。所有儿童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情绪评估均由专业人士使用双盲方式实施。在比较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信息时察觉,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P>0.05) ),因而适宜进行本项比较研究。借助调查和收集病历及相关资料,会初次研究临床路径在外科儿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及其优势。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里面,参与实验的小朋友被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有 40 名小朋友。实验组的小朋友得到了根据临床路径规划的小儿外科手术治疗,而对照组的小朋友通过普通的手术和护理流程接受治疗。研究团队采用临床路径来引导手术和护理的具体工作,制定了一套非常完整而且系统的治疗方案,目标是细致地规划并且优化整个治疗的全过程。通过执行这样的临床路径,手术的操作步骤、术前的准备工作、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康复训练的安排都非常细致周到,明确地划分了护士、医生和理疗师各自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这样就显著提升了小朋友康复的质量和速度,使得治疗的效果更加突出明显,同时还降低了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和潜在的风险,确保每一步操作都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体治疗过程显得更加规范和有条理,小朋友的恢复情况也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针对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儿科外科手术和护理措施。医生根据每位患儿的详细状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执行治疗。主要地经护理人员承担照护工作,此包含伤口处理、观察患儿健康状态还有给予家属必需的指导等等。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为了全面评价临床路径在小儿外科手术之中的执行成效,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多方面、数值化的评价体系。尤其重视手术后护理状况,挑选了两项重要指标,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操作熟练度评分。有关护理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整体考量疼痛控制、药物使用及营养建议等因素开展判定。另一类就注重在检验护理团队的职业能力、标准化和反应速度。此两类评价方式皆使用 1 到 100 评分制进行评分,根据察看结果测评护理人员的职业程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关键的评估方向,千万不能忽略。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比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来开展检测工作。这些量表采取 1 到 4 分的评分方式,将儿童的抑郁和焦虑程度用数字体现出来,分数高就说明负面情绪特别严峻,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尽快解决。比较治疗前后的分数变化,就能看出儿童心理状况有没有好转,评估心理干预措施是否起到作用,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方向没有偏差。关注儿童心理问题,关系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科学方法帮助孩子摆脱困扰,恢复健康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了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主要参数涵盖了研究组与常规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评分,以及HAMD 和HAMA 的评估分数。
在评估护理相关指标时,从两组每组 40 名儿童中收集了数据,并计算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技能掌握程度评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通过计算两组之间的 t 值来检测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对 t 检验的结果进行了 P 值分析,当 P 值低于 0.05 时,表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反之,则认为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同样地,HAMD 和 HAMA 的评分也采用了相同的统计方法。对两组患儿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数据以 "x±s" 的形式呈现均值和标准差,并通过 t 检验比较两组数据,利用P 值来判断其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术后护理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这项研究中,针对 40 名运用医疗路径管理模式的患儿和此外 40 名延续常规管理方法的患儿开展了对比,测评了他们手术后护理之质量与护理技能的熟练程度。研究组于护理质量上的得分为 88.67±8.66,并且于护理操作熟练度上为 90.94±4.92。对照组之这两项得分分别为79.68±4.73 与 82.43±3.72。统计学分析显示,在护理质量与护理操作熟练度方面,两种方法当中显现明显差异(
),这表明医疗路径管理于外科小儿手术护理内拥有突出的优势。因为临床路径管理给予了更加标准且有序的操作流程,致使医疗团队可以更优地遵守标准护理程序,因而提升了护理水平。这种清晰的操作指南也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加详尽、认真地精通护理技能,保证儿童患者获取最优护理体验。将临床路径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不只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改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治疗经历。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术后护理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儿情绪状态评分的对比研究
在照护早期,考察组和对比组的 HAMD 及 HAMA 评定比较没有呈现出数据上的明显区别( P>0.05) ),这说明两组儿童在起始时的情感状态相近,为后续考察给予了公正且可对照的依据。在晚期照护时期,考察组的情感状态评定突出少于对比组 HAMD: 34.25±3.16 vs42.19±2.87,HAMA: 36.15±3.29 vs 43.76±3.55,区别拥有数据价值 P<0.05∘ 。这说明借助合理的医疗方式调控和照护干涉,考察组儿童手术后情感情况得到了显著好转。
借助比对两个阶段的数据能够察觉,历经高效的临床路径管理和护理干预之后,患儿的情绪评分明显少于护理前的水平,这一点非常显而易见。对于接受小儿外科手术的孩子来说,优化他们术后的情绪状态相当重要,这有益于孩子更迅速地战胜手术带来的心理影响,并主动应对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从而推动他们的全面恢复。 在儿科外科手术领域,应用临床路径开展管理和护理,对提高患儿术后情绪具有明显效果,展现出优秀的应用价值和普遍的推广前景。参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情绪状态评分对比( ⟨x±s, ,分)

3 讨论
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领域,本研究全面验证了临床路径的应用成效。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路径不仅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及对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还积极改善了患儿的情绪状态。此发现为优化小儿外科手术护理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依据,同时也为临床实践开辟了新的方向。
临床路径展示了在提升护理水平方面的明显优势。护理质量是评价护理成效的关键标准,与患儿恢复速度及医疗安全性紧密相关。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儿其护理质量得分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护理方式的患儿。
临床路径把护理任务细分到各个阶段,清晰设定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分配,使护理工作更为井井有条且快捷。通过这种详尽的管理方式,不只降低了护理过程中的遗漏和错误,而且提升了护理人员对操作流程的熟练度与标准化水平,因此保障患儿能够获得更优良、可信的护理服务。临床路径在改善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的掌握层面同样达成了明显成效。护理操作的熟练水平直观关系到护理质量的优劣,是评估护理人员专精能力的关键指标。相较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通过临床路径管理的患儿在护理操作技能评分上展现更优,这表明规范化的培训和指导有效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精技术水平。
临床路径明确地表明了护理人员必须依据预定流程和标准实施详细任务。借助日常工作的持续积攒,护理人员可以逐渐充实自己的经验并提高专业技能,最后精通各类护理技术。该路径突出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推动医疗团队之中的信息分享及合作,因此显著增强了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临床路径不只增强了护理的质量,而且对优化患儿的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效果。小儿外科手术或许可能给孩子们造成重大的身体与心理负担,手术前手术后可能显现的紧张或低落情绪会干扰其康复过程,并且对其长期的心理健康导致负面影响。
运用临床路径管理,儿童患者获得护理后,HAMD 和 HAMA 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这表明临床路径使用科学的管理和护理干预,有效减轻儿童患者的消极情绪。临床路径全面关注儿童患者心理需求,定制化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协助儿童患者培养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更好良好应对手术和康复遇到的挑战。儿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显著提升儿童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推动身心整体康复。临床路径应用良好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临床路径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医疗支出,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同时,临床路径还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和口碑,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些效益不仅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操作的掌握度,还改善了患儿的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临床路径值得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广泛应用和推广。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临床路径的实施细节和优化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患儿和家属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为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沈悦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效果评价 [J]. 医学食疗与健
康 ,2019,11(20):36.
[2] 何 俊 . 安 全 护 理 在 小 儿 心 脏 外 科 手 术 中 的 临 床 效 果 探 究 [J]. 家 庭 医
药 ,2019,3(09):212.
[3] 张小兰 , 陈秋华 , 陈晓娟 . 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福建医
药杂志 ,2021,43(06):173-174.
[4] 孔祥梅 . 安全护理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9,14(02):12-15.
[5] 董丽媛毕艳玲 . 临床护理路径在普通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母婴世
界 ,2019,11(16):218.
[6] 田珊珊 . 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临床效果分析 [J]. 养生保健指
南 ,2021,6(13):187.
[7] 王伟 . 临床路径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J]. 每周文摘·养老周
刊 ,2023,2(03):105-107.
[8] 陶娜王园园 . 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J]. 大健康 ,2020,32(25):14.
[9] 李莉 . 临床护理路径在头颈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
库 ( 全文版 ) 医药卫生 ,2023,14(08):161-164.
作者简介:王爱心(1988—),女,汉族,河北承德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普通外科护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