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文化的幼儿园传统游戏创新实践与价值探析
朱益丹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佳佳幼儿园 311247
一、引言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游戏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浙江杭州萧山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独特的本土文化资源。将这些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传统游戏,进行创新实践,对于丰富幼儿园游戏课程,传承本土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实践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促进身体发展
创新后的传统游戏形式多样,涵盖了跑、跳、投、平衡等多种动作技能,能有效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在“ 滚铁环过障碍” 游戏中,幼儿需要控制铁环的滚动方向和速度,绕过各种障碍物,这一过程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跳皮筋唱越剧” 游戏中,幼儿在跳跃皮筋的过程中,不断变换动作和节奏,增强了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的灵活性。通过参与这些游戏,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其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认知能力
游戏中融入的本土文化元素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认知素材,有助于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等知识,拓宽视野,丰富认知结构。在“ 小小萧山花边设计师” 游戏中,幼儿通过学习花边的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了解到萧山花边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了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在“ 南宋官窑瓷窑搭建” 游戏中,幼儿在搭建瓷窑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背景、烧制工艺等知识,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了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情感与价值观
基于本土文化的传统游戏创新实践,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与同伴合作、竞争,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 拔河”游戏中,幼儿为了团队的胜利,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在“ 萧山民俗大游行” 游戏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参与游行活动,感受着家乡民俗文化的欢乐氛围,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创新后的传统游戏形式多样,如混龄游戏、亲子游戏等,为幼儿提供了更多与不同年龄段人群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分享,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在混龄游戏“ 萧山民俗大游行” 中,大班幼儿与小班、中班幼儿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游行任务,大班幼儿在指导小班、中班幼儿的过程中,提高了领导能力和责任感,小班、中班幼儿则在与大班幼儿的互动中,学会了倾听和服从,拓展了社交圈子;在亲子游戏“ 制作萧山传统美食” 中,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了幼儿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幼儿园传统游戏创新实践
(一)游戏内容创新
1.融入本土文化元素
将萧山的非遗项目、传统美食制作工艺、民间艺术等本土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游戏。例如,在美工区开展“ 小小萧山花边设计师” 游戏,让幼儿尝试用彩线模仿萧山花边的针法和图案进行创作,了解花边制作的基本流程和艺术特点;在建构区进行“ 南宋官窑瓷窑搭建” 游戏,幼儿用积木搭建出想象中的官窑瓷窑,在搭建过程中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和烧制瓷器的过程。通过这些游戏,幼儿在玩乐中接触和了解本土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2.改编传统游戏故事背景
选取萧山本地的传说故事、历史事件等作为传统游戏的故事背景进行改编。如将贺知章的故事与“ 丢手绢” 游戏相结合,幼儿在丢手绢的过程中,讲述贺知章的生平事迹和他的诗作,使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体验到传统游戏的乐趣,还能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丰富文化知识。
(二)游戏玩法创新
1.一物多玩
对于一些传统游戏材料,鼓励幼儿探索多种玩法。例如,利用萧山萝卜干晾晒时使用的竹匾,幼儿可以将其当作盘子玩“ 端盘子接力” 游戏,锻炼平衡能力;也可以将竹匾立起来,玩“ 投球进匾” 游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把竹匾当作盾牌,玩“ 盾牌保卫战” 游戏,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2.组合混搭
将不同的传统游戏或动作技巧进行有机组合。比如,把“ 跳皮筋” 与萧山越剧的唱腔和动作相结合,幼儿在跳皮筋的过程中,边唱越剧边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既锻炼了身体,又感受了越剧的艺术魅力,实现了艺术与体育游戏的融合。
3.适当加“ 花”
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状况,对传统游戏玩法进行变化与拓展。在“ 滚铁环” 游戏中,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赛道,如模仿萧山古桥的形状搭建小拱桥,让幼儿推着铁环过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三)游戏材料创新
1.替换法
沿袭原有游戏材料轮廓,替换游戏材质。在“ 踢毽子” 游戏中,用萧山当地的鸡毛替换传统的毽子羽毛,用萧山花边制作的小圆盘替换毽子的底盘,既消除了原有材料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又融入了本土文化元素,同时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游戏难度进行“ 升级” 或“ 降级” 处理,如调整毽子的重量和大小。
2.组合法
在同一个民间传统游戏中,组合其他民间传统游戏材料或添加现代游戏材料。在“ 拔河” 游戏中,除了使用传统的绳子,还可以在绳子两端系上用萧山传统丝绸制作的彩带,增加游戏的美观性;或者在拔河场地周围摆放一些用萧山陶瓷制作的小摆件作为装饰,营造具有本土文化氛围的游戏环境。
(四)游戏形式创新
1.混龄游戏
根据时间、空间、场地、参与人数、幼儿学习与玩耍需要等实际情况,采取混龄的游戏方式。例如,在“ 萧山民俗大游行” 游戏中,小班幼儿可以扮演游行队伍中的小观众,中班幼儿扮演游行队伍中的表演者,如舞龙、舞狮等,大班幼儿则负责组织和协调整个游行活动。这种混龄游戏方式为幼儿提供了大带小的机会,让年龄大的幼儿在教育指导年龄小的幼儿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年龄小的幼儿也能在与年龄大的幼儿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开展亲子游戏,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游戏中来。在“ 制作萧山传统美食” 亲子游戏中,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萧山萝卜干、钱塘江板盐等传统美食,让幼儿在家庭氛围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四、结论
基于本土文化的幼儿园传统游戏创新实践,是传承本土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挖掘萧山本土文化资源,对传统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和形式进行创新,不仅丰富了幼儿园游戏课程,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还在游戏过程中促进了幼儿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培养了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江延青. 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渗透[J]. 天津教育, 2025, (20): 171-173.
[2]次仁吉宗. 谈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策略[A] 2025 素质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5: 3.
[3]朱敏. 传统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策略[J]. 家长, 2025,(15):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