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构建
王燚
身份证号:130821199212161814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园林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程类型,其施工过程的绿色化要求愈发迫切。传统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施工材料过度消耗、水资源浪费、植被破坏、施工废弃物随意排放等 。构建以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有助于规范施工行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园林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推动园林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2.1 背景
当前,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市政等多个工程领域大力推广绿色施工。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的绿色化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然而,目前园林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对绿色施工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现象较为普遍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的要求不断细化和严格,也促使园林工程行业加快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2.2 意义
构建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在资源节约方面,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材料、水、能源等资源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生态保护方面,可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此外,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提升园林工程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对推动整个园林工程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构建
3.1 资源节约管理
材料节约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加强材料采购管理,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需求,精确计算材料用量,合理选择材料规格和型号,避免材料浪费 。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环保型材料,如再生建材、可降解材料等,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建立材料领用制度,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材料利用率。例如,对于剩余的石材、木材等材料,可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制作成小型园林小品或用于场地修补。
水资源节约管理:采用节水型施工设备和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洒水车等,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雨水收集池、蓄水池等设施,收集施工现场的雨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场地降尘等 。优化施工用水管理,对施工用水进行循环利用,如将混凝土养护用水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再次用于其他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施工环节。
能源节约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优先选用节能型机械设备,如电动挖掘机、混合动力运输车辆等,降低能源消耗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机械设备的空转和低效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施工现场的照明管理,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施工需要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减少能源浪费。
3.2 生态保护管理
植被保护管理: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原有植被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植被保护方案 。对于需要移栽的树木和花草,采用科学的移栽技术,确保移栽成活率。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植被保护隔离带,避免施工活动对植被造成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受损植被进行恢复和
补种,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
土壤保护管理:在土方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土壤保护措施,如对易水土流失的区域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 。避免随意堆放土方,对临时堆放的土方进行覆盖,防止土壤侵蚀和扬尘污染。在园林植物种植过程中,注重土壤改良和养护,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在园林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在施工过程中,避免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对发现的野生动物进行妥善保护和救助。同时,选择本地适生植物进行种植,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3 组织与制度管理
组织架构设置:成立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设立专门的绿色施工管理岗位,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包括资源节约管理制度、生态保护管理制度、施工废弃物管理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等 。建立绿色施工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施工人员的绩效挂钩,激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绿色施工。
3.4 技术应用管理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生态透水铺装技术等 。在园林植物种植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滴灌技术等,提高植物成活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利用 BIM 技术对园林工程施工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施工变更和资源浪费。
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生态环境指标、施工进度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绿色施工的动态管理和监控 。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手机 APP 或小程序,方便施工人员及时上报绿色施工情况,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施工现场动态。
四、结论
以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园林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完善的资源节约管理、生态保护管理、组织与制度管理、技术应用管理等体系内容,能够有效规范园林工程施工行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尽管在体系实施过程中面临意识、技术、资金和监管等方面的难点,但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强化监管协调等保障措施,能够推动园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促进园林工程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建设美丽生态城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珊珊,张金峰.绿色经济环境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03):131-132.
[2]陈玉双.绿色环保理念下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对策[J].乡村科技,2019,(35):49-50.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19.35.023.
[3]王韧.绿色环保理念下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C]//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Hongkong New Century Cultural Publishing House).2018年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部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