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多样化与差别化设计的实践

作者

禹彩虹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团结小学 751999

引言:“ 双减” 政策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深度学习场域,作业设计则是引领学生达成此目标的重要载体。细究政策要求,“ 提质” 是作业设计的根本前提,“ 增效” 是检验其育人成果的最终标准;但受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这两个目标的同步达成充满挑战。因为教师若以固化的任务去限制学生多样的发展可能,只会让作业沦为低效的重复。而真正有效的作业设计也需要教师去精准回应每一位学生的独特需求,故在实践探索中,教师必须构建全新的设计体系,其变革始于以“ 菜单式” 作业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在兴趣,继而用“ 探究式” 作业引导其走向真实的生活情境,最终以“ 进阶式” 作业的创作精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发展。最终这一系列的设计创新,其深远价值也在于推动作业从单纯的知识检测功能,升华为一种尊重个性且孕育探究精神的教育过程。

一、兴趣导向:探索“ 菜单式” 自主选择作业

以兴趣为导向的作业设计,其根本在于通过赋予学生选择权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进而转变作业的被动执行属性。因此,教师需要精心建构一个蕴含丰富选项的作业体系,将学生的个人偏好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巧妙融合;而当学生面对一份可供选择的作业“ 菜单” 时,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证,学习过程也将由此转化为一种富有个性化的探索行为。例如,针对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密集的信息点,教师可先将其知识内核分解为“ 景物之美” “ 物产之丰” “ 生态之趣” 等可供学生自由认领的创作模块。这一设计上的巧妙拆解,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依据自身特长去拥抱不同的作业任务,譬如擅长视觉表达的学生会投身于海底世界的绘画,文字感强的学生则可能选择撰写一篇西沙探险日记等等。而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最终必然会汇聚成一场异彩纷呈的成果展,课堂上呈现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而是充满了学生个人印记的、对课文富饶之美多角度的鲜活诠释。

二、实践导向:开发“ 探究式” 真实情境作业

实践导向的作业设计旨在打破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壁垒,将语文学习置于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之中,以驱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应致力于创设那些源于现实生活的复杂任务,促使学生必须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例如,为使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的技法学习不流于空泛,教师可以抛出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探究作业:让学生去寻访并记录一位身边拥有“ 绝活” 的普通人。这个初始任务随即驱动学生带着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走进真实生活,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搜集第一手素材,其间他们必须思考如何与采访对象沟通、如何捕捉关键细节。之后,学生将观察笔记与采访心得进行整合提炼,一份基于真实体验的微型人物通讯稿便由此诞生,整个过程让抽象的写作技巧在解决“ 如何写好身边人” 这一真实问题中得到了最扎实的内化与升华。

三、能力导向:创作“ 进阶式” 梯度分层作业

基于能力导向的作业设计,实质上是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个体差异性的深刻尊重,它要求作业内容呈现出明晰的梯度层次,所以教师在设计时需对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进行精准评估,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不同难度的进阶路径。例如,在处理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类思辨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应精心铺设一套层次分明的作业阶梯,其底层任务旨在巩固基础,要求学生绘制地球资源告急的思维导图以确保核心信息的精准掌握;在此基础之上,中间层级的任务则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信息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语言,譬如创作一则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从而实现从知识理解到语言表达的跨越。最高阶的挑战则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迈向思辨与创造,他们需要融合课文观点与现实案例撰写一份环保小提案,这便也驱动着学生的思维从文本世界真正走向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与担当。

结束语

综合上述,作业的多样化与差别化设计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且教师在不断调整作业结构的过程中,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最终实现了“ 双减” 政策下作业负担与学习质量的双重提升,未来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空间也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李晓."双减"落地送春风,作业设计展素养——小学语文双减作业设计的探究[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3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二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坛” 论文集(三).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蔡堂镇孔集小学;,2023:203-205.DOI:10.26914/c.cnkihy.2023.037901.

[2]赵静.“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多样化与差别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3,39(03):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