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指导下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

作者

王小芳

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实验小学

《学记》提出:“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 正业” 即正式的课程,“ 居学” 则指学生休息时的课外作业,二者在教育过程中各有其价值,并强调了课外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21 年“ 双减” 政策的出台和 2022 年新课标的颁布,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成长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年级的英语学习既是对三年英语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又为初中一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但是,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

作业是教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在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六年级英语作业仍存在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培养和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对英语的深入和长远学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针对现存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标准下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关注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核心素养。

高质量的作业应该体现育人为本、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体现差异八大特征(见图 1)。在具体设计时,教师应坚持基于课程标准,实现科学性;关注作业目标,明确解释性;统筹单元内容,突出整体性;关注功能类型,体现合理性四项基本原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高质量基础性作业体系建设项目组,2022)。

图1. 作业设计质量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高质量基础性作业体
系建设项目组,2022)

该框架所提供的作业质量维度可评价基于学段差异设计的作业。例如,作业目标是否指向本学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作业类型是否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差异,不同学段的作业难度是否有所差异,作业结构是否与本学段所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相吻合等。

作业设计维度包括作业的目标、内容、类型、难度、时间等,这些维度之间相互关照和配合,须从单元整体进行考量,经系统分析、统筹安排得以实现(王红霞,2023)。教师在设计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时,应从课程角度统筹思考相关维度,确保各维度协同作用,保障作业设计质量。在实践中,教师可遵循以下六个原则设计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

1.作业性质:坚持学科育人导向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该描述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学科育人特性,而作业作为课程体系法人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学科育人的导向。

2.作业依据:坚持“ 目标+学情” 相结合的原则

从作业与课程的关系来看,作业就是贯穿课程实施中的一条明线,也是助力学生基于课程实施实现心智成长的“ 脚手架” ,与课堂教学具有一致和互补关系。由此可见,作业不仅要服务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还应关注课堂学习无法达成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在单元中具体表现为单元学习目标,而课堂学习目标表现为课时学习目标。因此,作业目标的制订应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情两个方面。

3.作业结构:坚持单元整体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单元为单位来进行。作业设计也应以单元为单位,这有助于优化作业结构,增强单元内课时作业之间的衔接性和进阶性,克服以往知识点割裂的情况,以此更好地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4.作业内容:坚持六要素整合原则

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课程视域下的作业内容应与课程内容一致,即作业情境应与单元、课时主题呼应,帮助学生拓展或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作业语篇的模态和文体应与单元、课时的典型语篇类型相匹配;作业所涉语言知识应由单元、课时主题意义统领;所涉语言技能应覆盖“ 听、说、读、看、写” 五大技能;所涉文化知识应涵盖与单元、课时内容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最后,学习策略也应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以帮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掌握相关学习策略。

5.作业类型:坚持多维度原则

作业分类方式很多,要尽可能反映出作业的各项特征,可采用多维界定的方式。英语小学作业类型可从技能、成果样态、层次、功能、主体等不同维度界定。技能含听、说、读、看、写;成果样态含书面和非书面两种类型;层次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层;功能含学习准备、复习巩固、拓展延伸和实践探究四种;作业主体分为个体独立,个体为主、团队为辅和团队为主、个体为辅三种形式;作业周期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坚持作业类型的多维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6.作业形式:坚持差异化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的情境和空间,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由浅入深、关联递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及与目标对接的评价活动。作为英语学习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设计也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设计不同水平或层次的作业。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遵循“ 六个原则” 设计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语言技能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和宏观把握。学生依据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切实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陆云泉,王宇航,陈德收,等.2022.课程实施视角下的作业:内涵、分类与设计要素[J]. 中国基础教育,(11): 66—68.

[3]王红霞.2023.单元作业:核心素养导向下作业设计的迭代与重构——以第二学段为例 [J].语文建设,(3): 25—29.

[4]王若语,李奕奕.“ 双减” 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三个指向[J].中国教育学刊, 2022, (02): 108.

[5]王月芬.2021.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课题信息:菏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4 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差异化教学的小学六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