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故事,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郑燕峰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浪小学 湖北省十堰市 442013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故事教学法引入
1. 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存在显著欠缺,其教学形式往往较为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数学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逻辑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例如,数字运算和几何图形的教学若仅依赖公式和定理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降低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甚至出现“ 谈数学色变”的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 故事教学法的重要性
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故事以其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1]。同时,故事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还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 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方式
1. 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例如,在引入数学概念时,通过讲述与数字或几何图形相关的生动故事,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参考文献[2]指出,故事教学法能够通过文化引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而参考文献进一步强调,利用故事导入数学内容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解“ 加法” 概念时,可以通过一个关于小动物分食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数,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的学习。
2. 知识讲解中的应用
在知识讲解环节,借助故事化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具体的故事情境来阐释数学原理,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参考文献提到,故事化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技能。同时,通过故事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例如,在教授“ 小数乘法” 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 小数王国”的故事情境,通过小数角色之间的互动引出乘法规则,并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练习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练习巩固中的应用
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一个包含数学问题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参考文献[1]指出,通过续编故事内容或运用生活故事,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参考文献也提到,利用情节故事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层次分明,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例如,在练习“ 几和第几” 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排队买票的故事,让学生在分析故事中人物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巩固对序数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故事教学法实施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 故事选择的适宜性问题
在故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故事是一个关键挑战。故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若故事未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则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甚至偏离教学主题。此外,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也需充分考虑,过于复杂或简单的故事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筛选故事,确保故事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教学重点。例如,在讲解“ 数的认识” 时,可以选择与数字相关的趣味故事;而在探讨“ 图形的认识” 时,则可引入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样的童话故事,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特征,调整故事的语言风格和情节设计,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适用性。
2. 教学时间把控问题
故事教学法虽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可能带来教学时间不易把控的问题。由于故事的讲述需要一定时间,且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可能会产生较多互动和讨论,这可能导致课堂时间分配失衡,影响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提前合理规划故事讲述的时间,确保其不会占用过多课堂时间。例如,可根据教学目标将故事内容精简至核心部分,避免冗长的叙述和无关细节。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故事讲述,利用动画或图片等形式快速呈现故事情节,从而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故事与后续知识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的时间比例,确保各部分内容有序推进,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四、 结论
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1]。通过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故事教学法可以灵活应用于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故事选择的适宜性及教学时间的合理把控,以确保故事教学法的效果最大化。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故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策略的融合,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峰.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广西教育,2024,(4):107-110.
[2]张久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今天,2021,(12):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