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邓志刚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八一小学校
引言: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活动的开展远远超出了文章所述。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仍需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法治教育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生德育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重要影响。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的落后,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内容难以深入学生心中。全面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改革,进一步以高效课堂构建为契机和载体,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进行优化,已然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基本共识。
一、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可以起到良好的带动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比较基础且大多数情况下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可以通过课前导入环节,有效带动课堂中的气氛,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投入。而且小学生在课堂开始阶段中本身注意力集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那么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在进行“ 春天来了” 这一小节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准备一些背景音乐,便于在课堂中进行运用。本身春天来了这一小节当中的知识内容就是有关春天的,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应该是非常活泼活跃的。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播放音乐,在这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加上动听的话语,来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春天的氛围当中。在调动课堂教学氛围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深入课堂中进行学习。
二、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
现在的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所要面临的事务十分繁琐,不仅有在学校内的学习任务,还有各种各样在课外的辅导班压榨着他们有且仅有的精力,但是同时汲取大部分的知识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就是学生学得快,但是忘得也快,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课堂互动的方法,通过某个特定的互动,让学生对某个重点知识进行强调是和反复的互动,教师在与其进行课堂互动时,要特意关注学生的反应,只有学生的反应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热烈,教师才能够放下这一个知识点进行后续知识点的互动。
例如,在进行“ 网络新世界“ 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讲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影响,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并解答,从而学习到网络虽好,我们也要学会合理的利用,比如,在家看电视时要限制时间,时间一到,立马执行关闭,不能形成依赖,又比如,学生想做一个手工,可以从网上学习一些做手工的视频,让学生充分的观看视频进而进行学习,这就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与坏,通过这个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提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果。
三、明确教学目标指导评价。
在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求追求过程性评价主要落实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方面,这也是开展整体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为更加顺利的课程开展提供指引,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是对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的了解,对于教材的了解,本身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创新评价方式,突出整体的教育目标,并且能够为课程教学,开展制定长远的教学计划,进而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能够更加充分更加具体,带给学生思想上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可以发现的是,在整体的目标设置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求成导致整体的目标设计的过于理想化,在开展的过程中无法与学生的学习现状相符,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师的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因此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教材本身,做到脚踏实地,使得整体的教学目标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现状相符合,使得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具备实用方面的价值。此外,教学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能够结合课堂中的实际教学内容,认真的为学生开展课程教学。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重要的。针对于以上提出的一些方面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不断尝试摸索,多与班级当中的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去愿意在课堂中多与教师进行一些互动,提高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完成,还是需要教师的不断思考,课堂中将学生的参与度放到首位,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可以在自己的行为当中有所体现,让他们真正学习好这一学科。
参考文献:
[1] 许焕录.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 中外交流,2021,28(4):367.
[2]陈水宜.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