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清宇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610000
一、引言
机械工程专业是工科教育中的传统且核心领域,承担着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因此,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2.1 思政元素融入不足
当前,部分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仍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师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与自身专业课程无关,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缺乏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2.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实现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
2.3 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难以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入发展。
三、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3.1 改革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 改革原则
融合性原则: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学的同时自然地接受思政教育。
拓展性原则:思政教育内容不仅能带动专业知识学习,还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样化原则:采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结合数据资料、图片、视频等素材,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课后思考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
四、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
4.1 挖掘思政素材,构建思政体系
在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素材,如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大国工匠等案例,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例如,在“ 机械设计” 课程中,结合课程核心知识,选择“ 大国重器” 、“ 超级工程” 等纪录片作为思政教育素材,将思政任务分解并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学的同时自然接受思政教育。
4.2 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
采用问题导向、视频展播、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和课后思考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实施步骤,完成课程的思政教学任务。例如,在“ 机械CAD技术实践” 课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
4.3 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知行合一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
例如,在“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课程中,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4 建立评价体系,推动持续改进
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机制,是推动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关键环节。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应将课程思政相关指标纳入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的核心体系之中。具体而言,在“ 机械设计” 课程结束后,可精心设计一套包含思政元素认知度、价值观引导效果、社会责任感培养等多维度的问卷调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发放。通过细致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方法及实际效果的反馈意见,能够深入剖析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随后,依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深入的总结反思,共同探讨改进方向与具体策略。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法,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够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规范化发展,还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为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五、实践案例:以“ 机械设计” 课程为例
5.1 课程背景
“ 机械设计” 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5.2 改革措施
挖掘思政素材:选择“ 大国重器” 、“ 超级工程” 等纪录片作为思政教育素材,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构建思政体系: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结合各章节的专业教育知识点和思政素材,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向、视频展播、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和课后思考等多种教学形式,完成课程的思政教学任务。
5.3 改革成效
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学习责任心显著提升。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自身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结语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挖掘思政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和建立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入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未来,应继续深化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机械工程领域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机械工程专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高校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亲和力的价值和提升路径. 沈光;洪一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12)
[2]“ 导航原理” 实验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赵悦;周乃新;刘健行.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