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新”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高琼

会东县和文中学 615200

引言:随着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改革推进,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新挑战。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历史大单元教学效果不佳。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关键问题。通过立足“三新”背景剖析现实困境,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实践路径,提升民族地区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形成。

一、“三新”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现实困境

“三新”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理念认识不足,仍停留于传统知识灌输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割裂知识点未能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缺乏对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梳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系统历史认知。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现代教学设备不足,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大单元教学需求。部分教师无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未能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历史学科抽象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把握重点内容。尤其涉及西方工业革命等主题时,因文化差异与生活经验缺乏学生理解困难更甚。加之民族地区文化多元特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也是一大挑战。评价机制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历史思维培养与核心素养提升,导致教学异化,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的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基于学科素养提升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应着眼全面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此类策略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转向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解读、历史解释等能力。教师应构建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围绕重要历史问题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历史发展异同;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还原历史场景;开展史料阅读训练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组织历史辩论活动促进多元思考;设计探究性作业锻炼学生研究能力 [1]。还应注重将民族地区文化特色融入教学过程,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这些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思维品质实现学科素养全面提升。

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工业革命为何先在英国爆发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英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因素。课堂中组织工业革命利弊辩论活动,一组学生从资产阶级角度论述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积极作用,另一组从工人阶级视角揭示早期工业化带来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通过比较英国与我国近代工业化道路差异,分析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等因素对工业化进程影响,培养学生历史比较思维。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本地区工业化进程特点,增强历史联系现实意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部分,设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关系探究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选段,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指导工人运动实践。通过这些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建立系统历史认知,形成历史思维品质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依托信息技术融合的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依托信息技术融合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为了破解教学资源匮乏难题,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此类策略强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构建网络学习空间,突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开发微课资源,针对历史重难点内容制作精品微课便于学生反复学习;运用数字化历史地图直观展现历史事件空间变迁;利用学习分析技术,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实现个性化教学;借助协作平台,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 [2]。这些策略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并适应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特点,提升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教学为例,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单元数字资源库,收集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科技革命等主题相关视频、图片与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素材。开发世界经济全球化交互式数字地图,直观展现全球贸易往来、跨国公司分布等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化具体表现。设计模拟联合国网络协作学习活动,学生扮演不同国家代表,讨论气候变化、贸易争端等全球性问题,体验国际关系复杂性。制作科技革命与人类生活主题微课,展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对人类社会影响,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预习基本概念,课中重点开展思辨讨论,课后利用在线评价系统检测学习效果。这种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模式不仅丰富民族地区教学资源,还能提升学生全球视野与批判思维能力,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目标。

四、“三新”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

“三新”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应系统设计,形成完整闭环。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构建逻辑化知识体系,串联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主动性,采用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分析、成果展示等活动;运用案例教学法,选取改良蒸汽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变革机制;应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方式还原工厂主、工人等不同群体视角感受工业革命多维影响。

整合教学资源破解资源匮乏困境,一方面加强校际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挖掘本土资源。优化教学环节设计提升课堂效率,课前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课中注重互动体验,导深度思考;课后强化拓展应用实现知识迁移 [3]。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发展,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历史思维发展轨迹;设计多元评价任务,如历史小论文、辩论赛等全面检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结论:“三新”背景下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教师积极应对挑战创新教学策略。通过基于学科素养提升策略,构建主题式教学框架,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注重民族文化融入,创新评价方式等措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依托信息技术融合策略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突破教学资源限制。最终形成系统化教学实践路径,实现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立宏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路径细化 [J]. 黑龙江教育 ( 教育与教学 ),2024,(12):75-77.

[2] 陈德让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35):40-42.

[3] 刘青 . 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