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杨德臣

中铁资源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065000

地质测绘工程在工程建设和资源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测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地质测绘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提高测绘效率、数据精度和工程质量的影响,为推动地质测绘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数据获取中的应用

1.1 遥感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凭借其宏观、快速、动态监测的优势,成为地质测绘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通过搭载在卫星、飞机等平台上的传感器,遥感技术可获取大范围、多光谱的地表影像数据,能够清晰呈现山脉走向、河流分布、地貌形态等地质特征。在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影像可辅助地质人员快速识别地层界线、构造带位置,有效提高地质填图效率。例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地形变化和岩石纹理差异,帮助地质学家发现隐伏构造和矿化蚀变带,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线索。此外,遥感技术还可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通过多时相影像对比,实时监测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持续提升,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1.2 激光雷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激光雷达技术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地形数据,为地质测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地形复杂、植被茂密的区域,传统测绘方法难以获取准确的地面信息,而激光雷达的穿透能力使其能够穿透植被覆盖,直接获取地表地形数据,精确还原真实地形地貌。在地质灾害调查中,激光雷达生成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可清晰展现滑坡体、崩塌体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为灾害评估和治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在工程地质勘察方面,激光雷达数据可用于分析边坡稳定性、评估场地地形条件,辅助工程设计与规划。此外,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与其他测绘技术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地质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地质测绘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1.3 无人机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以其灵活、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成为地质测绘数据获取的新兴力量。无人机可搭载多种传感器,如光学相机、激光雷达、热红外相机等,根据不同的测绘需求进行数据采集。在小范围、高精度地质测绘任务中,无人机通过低空飞行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可详细记录地质露头、岩层产状等信息,为地质解译提供丰富的图像资料。在应急地质调查场景下,无人机能够快速抵达现场,及时获取灾害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受灾情况,为应急救援和灾害评估提供第一手数据。此外,无人机测绘还可实现对地质现象的动态监测,通过定期飞行获取不同时期的数据,分析地质变化过程。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续航能力、载荷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

2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2.1GIS 技术在地质测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是地质测绘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地质测绘中,GIS 能够将地形数据、地质图件、钻孔信息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整合,建立地质空间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检索。通过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对地质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例如,利用 GIS 分析地层分布与构造线的关系,预测潜在的矿产富集区域;通过空间插值算法,将离散的地质观测数据转化为连续的地质属性表面,生成等高线图、等厚度图等专题地图,直观展示地质特征。此外,GIS 的可视化功能可将复杂的地质数据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呈现,帮助地质人员更直观地理解地质结构和地质过程,为地质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2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测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模式识别、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为地质测绘数据分析带来了新的突破。在地质影像解译中,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遥感影像和无人机影像中的地质要素,如地层、岩石类型、构造痕迹等,提高地质解译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大量地质数据的学习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建立地质现象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矿产资源储量等的预测。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地质构造、岩石物性等数据,预测潜在的油气储层分布;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应用于地质数据的自动分类和整理,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地质测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为地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2.3 大数据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地质测绘数据。地质测绘过程中产生的遥感影像、激光雷达点云、钻孔数据等具有数据量大、种类多、速度快的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大数据技术通过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技术,可高效处理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信息。例如,通过对多年积累的地质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发现地质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地质灾害预警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大数据技术可整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数据,构建综合的矿产预测模型,提高矿产勘探的成功率。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可实现地质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分析,促进地质科研和工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地质测绘工程的发展。

3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1 室内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室内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的室内工作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地质资料管理中,利用室内定位技术为地质标本、岩芯等实物资料和纸质图件分配唯一的定位标识,实现对资料的精准定位和快速查找,避免资料丢失和错放,提高资料管理的规范性和便捷性。在室内模拟实验和三维建模过程中,室内定位技术可精确追踪实验设备和模型部件的位置,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模型构建的精度。此外,在地质测绘项目的室内汇报和交流中,通过室内定位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可实现对地质场景的沉浸式展示,使参与者更直观地理解地质成果,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控制效果。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地质测绘工程室内工作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发现新技术在提高测绘效率、数据精度和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相信地质测绘工程领域将迎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明,李华.(2023).遥感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研究.《地质测绘学报》,10(2),25-33.

[2]张强,刘伟.(2022).激光雷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实践与成效分析.《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5(3),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