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修复中个性化基台的应用研究
刘洋
天津天狮学院 天津武清 301700
1. 引言
传统成品基台因标准化生产存在解剖适应性局限,约 38% 的病例出现修复体边缘密合不良或美学缺陷(周磊,2007)。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使个性化基台实现三大突破:(1) 基于 CBCT 和口扫数据的精准三维重建;(2)CAD 软件参数化设计补偿植入角度偏差;(3) 五轴数控切削保障基台机械精度(林野,2006)。本研究通过典型病例验证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临床优势,为个性化修复提供实践参考。
2. 病例报告
2.1 基本情况病例分析
主诉:患者为一名 43 岁的女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近半年,现要求冠修复。患者无过敏史和全身系统疾病。
临床检查:
口腔外部检查
患者领面部左右脸颊对称,下领关节活动正常、关节无弹响开口度、口型正常。
口腔内部检查
患者牙髓健全,牙松动度正常,全口牙龈无出血肿胀、无骨尖、骨棱,口腔粘膜色泽正常。拍摄X 线片 ( 根尖片、咬合片、全口曲面断层片)。
修复体设计方案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种植体有很多,比如ITI、奥齿泰、登腾(Dentium) 等。由于患者牙槽骨骨质良好,口腔粘膜颜色正常,经过医患沟通后决定选择登腾 (Dentium) 种植体。采取最佳修复方案为导向的种植手术后,成品基台无法满足修复牙冠的就位方向,所以决定使用个性化基台修复。最终由于患者经济条件良好,且对于美观要求较高,所以采用种植义齿 - 个性化基台- 全瓷冠粘接固位修复。
2.2 种植步骤
2.2.1 种植手术
种植过程分三步,拔出残留牙根后,需 3 个月后才考虑进行种植牙。种植牙前需拍摄X 线片,进行骨测量以确定有足够的空间来种牙,此时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种植方案。方案确立后,会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了血常规、凝血功能、乙肝等传染病相关检查,术前洁牙。一切准备好后,方能进行种植手术。
种植体植入骨内后,经过 3 ~ 6 个月的愈合期,植体与颌骨发生“骨整合”,形成稳定的牢固的结合。然后医生通过口扫或者传统取模的方式把患者的口内情况转移给口腔技师,本文采用的是口扫技术。注意患者的嘴巴不要乱动,尽量保持一个稳定的姿势,这样口扫数据才是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2.2.2 种植义齿修复
2.2.3 3D 模型打印
把口扫数据,导入 exo 软件进行模型处理,将3D 模型导入到3D 打印机中,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需要对打印出来的牙模进行一定的后处理,使其更加符合患者的口腔形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2.4 基台设计 ( 个性化基台 )
种植体基台是种植体和上部修复结构的关键连接部件,一般分成三个部分:种植体连接部分、穿龈部分、修复固位部分。
个性化基台是根据患者口腔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基台设计,相比于传统的成品基台,更加符合“个性化治疗”的理念,能最大程度配合种植体内部的机械结构,基台颈缘形态更接近天然牙,更有利于牙龈外形的支撑和龈乳头的形成,可灵活有效地补偿种植体角度,克服很多成品基台难于解决的问题,如:颌间距离不足,角度异常,患者美学要求高等,为患者和医师带来极大的便利。此外,有学者研究认为个性化基台能有效减少种植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个性化基台一般可分为可研磨基台,可铸造基台及 CAD/CAM 加工基台。个性化基台是根据患者独特的种植体植入位置、牙龈形态、缺牙间隙,由医生和技师进行个别设计或调改的基台。个性化基台的突出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对模型数据进行分析成像和设计基台形态后,用数控精密机床切削制作成基台。
2.2.5 个性化基台扫描及牙冠设计
个性化基台扫描:基台研磨完成送往 CAD 扫描制作出牙冠,扫描时要注意咬合,基台不能有孔洞,显像剂不能喷太多,避免牙冠设计出来太松。
2.2.6 戴冠
当牙冠设计好烧出来之后,就可以戴牙,戴牙主要就是看牙冠和基台之间密不密合,邻接是否合适,有没有邻接空,有没有出现太紧戴不下去,或者牙冠太松,导致和基台不密合的情况。 将牙冠在基台上进行调试,在戴牙过程中不允许磨损基台,不能过紧或者过松,边缘不能有短缺现象,拿起轻轻晃动是否脱落。将整个牙冠都戴合适后,开始调整牙体形态,弧度、外形、长度。可参照邻牙或者对侧牙,必须考虑有足够的上瓷空间。
2.2.7 车瓷
先将烧结后的烤瓷牙戴在基台上,使其密合,检查并调整两邻接面,检查桥冠是否密贴。再调整咬合关系,在有位置的情况下比原咬合关系低0.1~0.2mm ,瓷的厚度必须不小于 1mm ,要保持颜色的准确性。
完成后的瓷牙,能与模型紧密贴合,做到上下左右协调。后牙领面形态不完全与标准领面形态致,每个牙都有变化,应该注意模仿对侧的形态来制作。前牙的邻接点是有独立性,具有仿真效果每个牙的邻接点应尽量向舌侧移。注意轴面的外形高点及领面的窝沟点隙。形态与原模同名牙或按要求制作。舌侧瓷有明显的分界线,形态符合生理解剖形态。完成后再使用白胶轮研磨一次,使瓷表面粗糙部分磨去。
2.2.8 上釉
上釉是为了模仿出更加逼真的效果,用染色粉可以提高彩度或者使牙邻面的颜色加强患者个性化。先用牙刷将表面灰尘洗去,再用超声波清洗器加蒸馏水清洗。若有要添加瓷的必须在上釉前把瓷加好。尤其应该注意邻接面。上釉时的光油粉及各种色素不能过稀或过稠,过稀会做成没有光泽,过稠会做成表面颜色不均匀。后牙必须要有颈缘及花色。
打磨抛光
打磨去除高点 , 修整形态 , 可以让不平整的表面变平整 , 使修复体形态更加自然。抛光则可以去除打磨时留下的划痕和原有的不规则表面 , 使修复体表面呈现光泽 , 增加美观舒适性 , 提高修复体表面光泽度 , 减少菌班积聚 , 延长修复体寿命。打磨与抛光后的义齿光洁度最高 , 像一件艺术品戴到患者口腔里比较光洁、舒适。
2.2.9 完成义齿
首先检查修复体是否有损坏、牙冠与基台是否连接顺畅、形态是否美观、牙体大小是否适宜,解剖形态是否协调。其次检查修复体的咬合关系,并检查上下颌牙是否紧密接触。最后检查复体邻接是否紧密,同时检查修复体进行前伸侧方咬合时有无牙合干扰。以上检查无误后修复体制作完成,质检粘接出货。
结论
数字化个性化基台修复方案能有效提升种植修复的精准度和长期稳定性,是符合生物 - 机械 - 美学要求的理想选择。" 个性化基台通过仿生形态设计与下颌第一磨牙牙根解剖结构高度适配,有效分散咬合负荷,减少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集中,降低机械并发症(如基台松动、螺丝断裂)风险,尤其在承受较大咀嚼力的磨牙区表现出显著生物力学稳定性。"" 基于患者牙龈轮廓定制的个性化基台能精准支撑穿龈轮廓,促进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成形,减少边缘骨吸收(平均骨流失量较标准基台降低0.3-0.5mm , p<0.05 ),长期随访显示其软组织退缩率显著低于预成基台组(
。
参考文献
[1] 周磊 . 种植义齿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
[2] Buser D, et al. Implant placement post extraction[J]. J Clin Periodontol, 2008.
[3] 数字化口腔修复学编写组. CAD/CAM 全瓷修复技术规范[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