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

作者

张旭瞳 王宁

连云港铭禹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22100

摘要:水利工程中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对于保障防洪安全、防止水资源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堤防防渗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防洪减灾、农田灌溉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堤防作为水利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防渗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整体效益。深入研究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索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堤防的防渗性能和稳定性,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

一、防渗施工技术的现状

(一)施工准备不足:规划与勘测缺失

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并未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一些施工单位忽视了对地质情况的勘测,施工方案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这种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可能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具体来说,施工准备不足可能导致以下问题:一是施工方案的制定不够合理,无法充分应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二是材料和设备的准备不足,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待料的情况;三是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不足,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2]。

(二)施工工艺不科学:技术落后与操作不规范

一方面,施工单位仍在使用过时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无法适应现代堤防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如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均匀、防水层铺设时搭接不紧密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堤防的防渗性能,还可能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的缩短。不科学的施工工艺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防水层失效等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堤防工程的整体稳固性和耐久性[3]。

(三)质量监管不到位:监督缺失与责任不明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并未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或人员,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此外在质量监管方面存在责任不明的情况,质量问题出现时无法及时追究责任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质量监管不到位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质量问题,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进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4]。

二、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一)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施工是水利工程堤坝防渗领域的核心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技术通过精密钻孔向岩体裂隙注入特定配比的浆液,利用其硬化固化特性与岩体裂隙紧密结合,形成高强度不透水帷幕。这层帷幕就像一把“保护伞”,能有效地阻止水从岩层缝隙中渗透进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压水试验是正式注浆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压水试验,了解岩石裂隙的渗透特性,为后续注浆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水压试验也可以检查钻孔的密封性,保证注浆时不漏浆。钻孔深度、钻孔位置及钻孔顺序是影响帷幕注浆效果的关键因素。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钻孔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每一孔均准确到位。另外,钻孔顺序也要合理安排,以免对地层造成不应有的破坏。浆液配比直接影响着帷幕灌浆层的强度及防渗效果。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称量,以保证搅拌均匀。同时水泥浆要充分搅拌,均匀化,提高流动性,改善固化效果。帷幕注浆应遵循分段灌浆的原则,以提高注浆效率,提高防渗效果。即根据地层条件及注浆要求,将地层分为若干段,按顺序注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注浆均匀性,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注浆在地层中无序扩散。注浆完毕后,应严格检查验收。采用钻孔取芯、注水试验等方法对帷幕注浆层质量及防渗效果进行了检测。针对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补、完善,以保证帷幕注浆防渗技术的实施效果[5]。

(二)劈裂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劈裂灌浆是水利工程堤坝防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因其施工原理独特、防渗效果显著而被广泛采用。这一技术是利用精确控制压力,使土体沿一定方向产生劈裂裂隙,然后向裂隙内注入高浓度的特殊浆液。当水泥浆硬化固化后,其良好的收缩特性保证了它与土体结构的紧密结合,形成高强致密的不透水墙。这堵墙就像一道坚固的屏障,有效地阻止了水从土层缝隙中渗入,从而保证堤坝的安全与稳定。注浆时的压力调节非常重要。注浆压力过小,不能充分劈裂土体,不能形成有效的防渗墙;过高的压力会对原土结构造成破坏,从而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注浆施工中,必须对注浆压力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调整,以保证注浆压力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劈裂灌浆应遵循分段灌浆原则,即根据堤长、宽度及土性等因素,将堤坝分为若干个灌浆段,按顺序注浆。

(三)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混凝土防渗技术具有取材广泛,施工方便,防渗效果明显等特点,已成为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是在堤坝表面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从而构成一种高强度的防渗屏障。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彻底清除地基表面,使其表面无杂物、油污和松散颗粒。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层的均匀、密实,地基表面也要整平。浇注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厚度及顺序执行。为防止混凝土自重过大,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宜过厚。同时,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抹面等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及平整度。混凝土浇注完毕后,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和管理。为防止因水分快速蒸发引起的收缩开裂,应采取洒水保湿和覆盖保护的方法。

三、防渗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一)保证施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第一,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测。通过地质勘测,可以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构造、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关键信息,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工程要求以及现有资源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三,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和材料设备。施工队伍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良好的技术水平,能够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二)科学选择堤防防渗技术

在进行堤防防渗施工时,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渗技术。当前比较常用的防渗技术包括截水墙、帷幕灌浆以及劈裂灌浆等。这些技术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渗效果,但是不同的技术适用的范围和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效果和质量。

(三)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在进行堤防防渗施工时,还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后续的验收和结算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在验收时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返工处理,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堤防防渗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超.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J].水上安全,2024,(16):169-171.

[2]李娟.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及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水上安全,2024,(16):148-150.

[3]范金星.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散装水泥,2024,(04):65-67.

[4]郭鹏.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J].水上安全,2024,(13):173-175.

[5]余薇薇,姚恩锃.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及监理控制要点分析[J].治淮,2024,(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