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CAD/CAM 技术在钴铬金属全冠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陆冠宇
天津天狮学院 天津武清 301700
本研究结合一例右下第一磨牙咬合紧的临床病例,采用数字化技术(CAD/CAM)设计并制作钴铬金属全冠,系统分析其修复流程及临床效果。同时,对比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全瓷冠及金属全冠的优缺点,探讨不同修复方式的适应症,以期为临床选择最佳修复方案提供参考,进一步优化修复体的功能性与长期稳定性。
引 言
牙体缺损是口腔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龋病、外伤、磨损、酸蚀及发育畸形等因素引起,不仅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还可能对患者的饮食及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1-2]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牙体缺损修复的需求日益增长。
全冠修复是后牙缺损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全瓷冠和金属全冠等。不同修复材料在强度、美观性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各具特点。其中,金属全冠(如钴铬合金)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长期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咬合紧、修复空间不足的病例,可有效避免全瓷或烤瓷修复体的崩瓷风险。
传统全冠制作依赖手工加工,流程复杂且精度受限。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如口内扫描、CAD/CAM 设计、3D 打印及自动化切削)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修复体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形成高效、精准的数字化闭环生产体系。
本研究以一例右下第一磨牙咬合紧的病例为例,采用数字化 CAD/CAM 技术设计并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探讨其临床修复流程及效果,并对比分析PFM、全瓷冠及金属全冠的优缺点,为临床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牙体缺损;全冠修复;CAD/CAM 技术;钴铬金属全冠;数字化口腔修复
1 病例分析
1.1 患者情况
患者因右下第一磨牙牙体缺损严重且患者咬合较紧,经医患沟通后,选择钴铬金属全冠对患牙进行修复。
1.2 金属全冠的适应证,禁忌证
金属全冠修复适用于后牙严重牙体缺损、需要恢复后牙外形、邻接、咬合及排列关系、固定义齿固位体、活动义齿基牙缺损需保护改形者、无足够修复空间者。其禁忌证包括易龋患者致龋因素未去除者、金属过敏者、美观要求者、无足够抗力形、固位形者。
1.3 修复方案的选择
载入临床口扫数据运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树脂模型,再将树脂模型扫描进义齿设计软件中进行金属全冠的修复。
2ExoCAD 义齿设计软件系统设计牙冠
2.1 运用口内扫描数据打印树脂模型并上颌架
由于口扫时口内数据咬合不准确,设计前还需要对口扫数据进行修整,运用 3D 打印技术排版打印后,将模型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浸泡,最后光固化完成上下颌树脂模型的打印。打印好的上下颌模型用咬蜡上好颌架。
2.2 树脂模型的扫描
建单,输入患者编号,并在系统内选择患者需要修复的牙位及修复材料。首先扫描全颌模型,扫描前注意检查模型是否有缺损,确保模型完整无损,同时检查模型咬合是否正确,确认咬合无误,不能过高或过低。其次扫描工作模型,扫描工作模型时需要将模型整体弧度扫描清楚,以便设计时参照其排牙,同时,尽可能将预备体邻接面扫描清晰以便设计义齿时调整邻接。然后扫描对颌模型,需将预备体对颌牙颌面扫描清晰,接下来检查上下颌匹配咬合是否正确,无误后进行基牙代型扫描,扫描基牙时一定要将基牙边缘扫描清晰。拼接基牙时检查基牙是否拼接正确,若系统自动拼接错误,需手动对齐。最后完成模型数据扫描。
2.3 牙冠设计
2.3.1 牙冠设计前准备
检查材料选择及修改相关参数后,载入模型扫描数据,钴铬金属全冠最小厚度为 0.35mm ,粘结剂厚度为 0.045mm⨀ 。进入设计界面,选择固位体边缘线,边缘线的选择不易过长或过短,边缘密合最佳。过长会增加后续流程工作量,过短则边缘不到位,影响临床戴牙。设定就位道,设定就位道时尽量避免倒凹,使修复体能在模型上顺利就位。生成简单内冠底部,并检查相关参数是否正确,可根据医生要求调节内冠松紧度,无特殊要求则正常制作。
2.3.2 牙冠设计
使用平均化的数据库牙冠外形进行排牙。下颌第一磨牙标准牙体形态:
颊面牙冠外形为倒梯形,外形高点在颊颈 1/3 处。舌面似梯形,比颊面小且稍圆突,舌沟从近、远中两舌尖间通过,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在舌中 1/3 处。邻面约似四边形,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较舌尖低。??面外形轮廓略似长方形,有5 个牙尖。颊尖短而圆钝,舌尖长而尖锐,远中尖最小,位于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每一牙尖都有四个斜面,其中舌尖的舌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舌尖的颊斜面及颊尖与远中尖与对颌牙均有咬合接触。
排牙时除尖窝交错外,还需遵循“八条线原则”。即:颊侧颈缘线一致、颊侧外形高点线一致、颊侧磨损面线一致、减径线一致、中央窝线一致、舌侧突点线一致、舌侧颈缘线一致、舌侧颌面边缘嵴线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后牙的修复主要以恢复咀嚼功能为主,排牙时,在不影响上下颌正常运动的前提条件下,可适量增加上下颌牙的咬合面积。
适合牙齿模型调整时根据邻牙及对颌条件对生成的修复体进行调整,适应模型调整时注意咬合与邻接 , 若义齿与邻牙之间间隙过大,很容易残留食物,诱发口腔炎症 [3]。全冠设计时可对修复体进行适宜的轴面突度制作,恰当的突度设计不仅有利于提升牙冠外形的美观度,还有利于营造清洁、卫生的口腔环境,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 [4-6], 邓旭亮等 [7] 和叶晓昂等 [8]的研究发现,修复体突度增加超过 0.2mm ,可能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牙冠轴面突度增加 0.5mm 可使患牙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CF-AST)水平增加,牙冠轴面突度增加 0.8mm 可使 GCF-AST 和碱性磷酸酶(GCF-ALP)水平增加,软垢滞留量增多,导致牙周组织受损。表面光滑,无锐角、锐边。根据医生与患者要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3 金属全冠设计完成
钴铬金属全冠设计完成后,将设计数据传入 CAM,利用 3D 金属激光打印排版打印出金属牙冠,然后戴冠抛光,最后检查修复体的边缘,咬合与邻接。金属全冠修复就此完成。
结 论
随着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修复治疗已呈现出明显的 " 美学优先,功能并重 " 的发展趋势。在前牙区,全瓷修复体凭借其卓越的美学性能和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首选方案;在后牙区,高强度全瓷材料的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逐步取代传统金属修复体。然而,金属全冠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和成本优势,在特定病例(如严重磨耗、咬合空间不足)及经济条件受限患者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个性化、精准化的修复方案将更好地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 周继章 , 郭大红 , 屈博 .CAD/CAM 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学工程 ,2021,29(10):47-50.
[2] 孙吉峰 , 王欢 . 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2,38(20):6-8.
[3] Jiang W,Yan T,Liu D, et al. Clinical effect of dental defects after repair by CAD/CAM system[J].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2021,36(4):352-355.
[4] 黄欣然 , 李卓柔 , 朱卓立 . 牙体外形突度及其设计考量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14(3):356-359,364.
[5] 孟焕新 . 牙周病学 [M].5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6] 吴景轮 , 主编 . 口腔修复实用技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8:147.
[7] 邓旭亮胡 , 晓阳 , 欧阳翔英 , 等 . 牙冠轴面突度的变化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36(6):440-442.
[8] 叶晓昂 , 王海亮 , 骆凯 , 等 . 牙冠轴面突度变化对牙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福建医药杂志 ,2009,31(6):82-83.
[9] 徐 牧 . 烤 瓷 全 冠 修 复 牙 隐 裂 98 例 临 床 观 察 [J]. 吉 林 医学 .2012,33(0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