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药瓶模具设计

作者

吕玲

大连科技学院 辽宁大连 116100

摘要:本设计药瓶的形状是腔大口小,要是采用普通的注射模设计,型芯将难以脱离。虽然可以采用变型芯,但那样会使模具成本大幅度增加,且设计难度比较大。因此药瓶模具为上吹型中空吹塑模具,采用嵌块式结构,铸造水路冷却,结构简单,耐用,便于更换部件,生产效率比较高。模具由动模板、定模板、切割环、模口嵌块、模底嵌块、密封垫板以及固定板等部件组成。

关键词:塑料;模具;吹塑;

中图分类号:TG4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目前,我国中小模具中,标准零、部件使用覆盖率尚不到30%。生产供应的标准件品种、规格不齐,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互换性要求。从而造成我国模具生产水平,仍基本上处于极不合理的单件生产状态。为此,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模具生产特点,组织行业力量,进行标准件的“快捷、适时、定点、优质、安全、配套”地对模具生产企业进行和产和商品化服务,以便全面推行模具标准化工作。

1、瓶盖的模具设计原理

瓶盖模具为注射模具,采用旋转螺纹脱模,两板式。在注射成型后,动模与定模分开的过程中,由固定的齿条迫使与之相连的齿轮旋转,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齿轮传动,最后使型芯旋转。瓶盖由于受到侧浇口和本身止滑条纹的约束,不能旋转,于是型芯和瓶盖可以自动分离。

2、瓶盖的模具方案比较

方案一、模具采用螺纹旋转脱模,通过齿条带动齿轮旋转脱模。该模具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节省了人力物力。方案二、模具采用螺纹旋转脱模,通过手工把瓶盖和螺纹一起拧下,然后再交给其他人用扳手脱模。该模具费时,且须多个型芯,办事效率低。综上所述,采用第一方案。

3、药瓶的模具设计说明

(1)中心入料式机头,本套模具为上吹型中空吹塑模具,选用中心入料式机头,其采用支架来支撑分流体与芯棒,支架设置有若干条分流肋。这样,熔体流经支架时被分成了若干股,之后重新汇合。因此,这类机头又可称为支架式机头。这类机头的流径较短,各熔体的停留时间相差较小,型坯周向壁厚较均匀,熔体降解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这累机头可用于PVC等热敏性塑料。

熔体流经支架后形成的汇合线会降低制品性能,尤其对薄壁制品。在分流肋表面上,熔体所受的剪切速率较大,其分之取向也较大,这会降低熔体汇合线的强度。为提高熔体汇合线的强度,要使聚合物分子重新缠结,在支架后开设U形流道以延长熔体的停留时间。

模具型腔

(2)分型面

设计吹塑模具首先要考虑的一个 问题是分型面的选择,其一般在于使两半模对称,减小吹胀比,易于制品拖模。因此,分型面的位置由吹塑制品的形状确定。对横截面为圆形的容器,分型面通过其直径设置,因此药瓶采用过中心对称分型。

(3)型腔表面

吹塑的模具腔表面应稍微有点粗糙。否则,会造成模具型腔的排气不良,夹留有气泡,使制品出现“桔皮纹”的表面缺陷,还会导致系统的冷却速度低而且不均匀,使制品上各处的收缩率不一样。由于PE吹塑模具的温度较低,加上型坯吹胀压力较小,吹胀的型坯不会楔入至粗糙型腔表面的波谷,而是位于并跨过波峰,这样,可保证制品有光滑的表面,并提供微小的网状通道,使模强易于排气。

(4)型腔尺寸

尺寸主要由制品的外行尺寸 并同时考虑制品的收缩率来确定。收缩率一般是指室温(22摄氏度)下模腔尺寸与成型24h后制品尺寸之间的差异。其收缩率的80%~90%是在成型后的24h内发生的。

影响吹塑制品收缩率的因素有多种。结晶制品的制品收缩率要比非结晶的大;对结晶塑料(例如PE),收缩率随着制品的壁厚而增加,这是因为冷却速率较小会导致有序的晶体增加;提高型芯的熔体温度虽然不会明显影响制品的外部尺寸,但会使较多的收缩出现在壁内,这是因为较高的熔体温度可减小应变恢复与吹胀应力;吹胀气压较高或模具温度较低,可减少收缩率;加入的填料也会影响制品的收缩率;吹塑制品的收缩率还有方向性,纵向的收缩率要比横向的少大些。

4、导向装置的设计

导向装置主要由导柱和导套构成。导柱分为普通导柱和阶梯导柱,由于阶梯导柱在制造上较普通型导柱难度大,对导柱中两段不同的直径部分的同轴度要求较高,因此,在这次设计中采用普通导柱,其制造简单、省时,适合普通的模具。

结论:本次设计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本着节能高效的原则,设计出了本套模具,采用旋转脱模的注射模具。该模具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效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