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
王村伟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江苏省常州市,213032,
摘要:本文以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研究的数据为对象,分析了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趋势,总结了研究热点,指出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开展的不足,针对当下背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技工院校;课程思政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为产业、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探究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有助于探寻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途径,促进课程思政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全方位融合,提升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推进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研究发文分析
以主题“课程思政”+作者单位“技师学院”在CNKI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共计336篇学术论文,发文具体分布如图 1所示。在万方数据库中采用检索表达式: 主题:(课程思政) and 作者单位:(技师学院),共检索收录文献852篇,以“检索表达式: 主题:(课程思政) and 作者单位:(技工)”,检索万方数据库共收录文献333篇。而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在CNKI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共计77086篇学术论文,万方数据库检索收录课程思政论文77697篇。对比不难看出,技工院校在课程思政领域的研究处于初期,研究论文成果较少。图 1为课程思政研究机构分布图,发文排名前20的院校无一例外均为隶属于教育部门的院校。图2显示了技工院校重点发文院校,相较于高校或教育部门下属学校,技工院校论文成果发表少,多集中在头部技工院校。
2.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分析
课程思政是技工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思政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课程思政的实践案例与经验分享、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课程思政的资源库建设、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1]-[3]。图 3为技工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研究方向,关注的研究热点分布情况。这些研究热点反映了技工院校课程思政领域的关注焦点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方向。
3.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评述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是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建设路径、不同专业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上对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研究的院校分布来看,技工院校教师的参与度较低,无论是在课程思政实践,还是在课程思政内涵价值,亦或是成效评价方面都还不够深入[4]。从工作观察来看,大多数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过程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导致课程内容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存在差距。课程思政的实施存在“散、浅、乱”的现象,缺乏系统化的校本设计,加上专业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存在着“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挫伤了教师与学生的授课与听课积极性,导致课程思政有名无实,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制约着学生的培养质量。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政教育的成效。缺乏协同育人机制,实际操作中,不同部门、不同课程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因而需要技工院校学者结合办学特色,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总结梳理研究成果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4.技工院校课程思政改进对策
针对当下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不足,可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改进提高。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组织考核评价。其次思政教团队师在课程设计与内容整合环节,应结合专业特点,充分挖掘与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教学中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思政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上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的成效纳入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中,注重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通过上述方法,技工院校可以更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生.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 2021(20):4.
[2]石磊,张潇予,张萨萨.新时代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实施路径探索[J].中国培训, 2023(1):17-19.
[3]闫毅平,张晶.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与策略[J].职业, 2023(10):43-46.
[4]吴洁璇.实施课程思政的痛点及对策研究[J].职业, 2023(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