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活化利用路径探索

作者

刘岩柏

210403198401123017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传统村落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其中园林景观更是传统村落的精华所在,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营造技艺和村民的集体记忆。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村落园林景观面临着衰败、损毁、功能退化等问题,其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活化利用路径,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村落园林景观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保护现状

当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日益重视,许多传统村落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在园林景观保护方面,对部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园林、古树名木等进行了登记造册和初步保护,一些地方还开展了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修复工作。例如,通过修缮古建筑、整治水系、保护古树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风貌。

(二)利用现状

在利用方面,部分传统村落尝试将园林景观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了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此外,也有一些地方利用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文化特色,开展文化节庆活动,推广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价值挖掘

(一)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园林景观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园林的布局、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例如,传统村落中的祠堂园林,体现了家族文化和宗法制度;私家园林的建筑装饰,展示了精湛的传统工艺和审美观念。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美学艺术价值

传统村落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美学艺术魅力,其巧妙的空间布局、优美的自然景观与精致的人工营造相结合,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建筑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雅致、诗意的氛围,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例如,江南传统村落园林以水为中心,通过叠山理水、植树种花、构筑亭台楼阁,创造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艺术境界,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生态环境价值

传统村落园林景观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园林中的植被、水系等不仅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还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营造理念和方法,对现代生态景观建设具有启示作用,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四)经济社会价值

活化利用传统村落园林景观,能够带动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特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此外,园林景观的活化利用还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活化利用路径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1. 整体规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制定传统村落园林景观活化利用的整体规划。规划应充分考虑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自然环境条件和发展需求,明确园林景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园林景观与村落整体风貌、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2. 功能分区:根据园林景观的不同特点和价值,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例如,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划定为文化保护区,进行严格的保护和修缮;将自然景观优美的区域规划为生态休闲区,开展观光、休闲活动;将适合发展产业的区域设置为产业发展区,促进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3. 交通组织:优化传统村落园林景观内部及与外部的交通组织,合理规划道路系统,确保交通便捷、安全。同时,注重步行道、游步道的设计,营造舒适的游览环境,方便游客欣赏园林景观。

(二)文化传承,创新表达

1. 文化元素提炼: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园林景观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提炼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图案、色彩等,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活化利用提供文化素材。例如,将传统村落中的建筑装饰纹样、民俗活动场景等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特色。

2. 创新设计手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传统园林景观元素进行创新表达。例如,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再现传统园林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故事,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3. 文化活动开展:结合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在传统村落园林景观中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文化讲座等。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三)产业融合,协同发展

1. 与乡村旅游融合:以传统村落园林景观为核心,开发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例如,打造园林景观观光游、文化体验游、生态休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配套发展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服务产业,延长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2. 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挖掘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工艺品、纪念品、文具等。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园林景观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同时提升传统村落的文化影响力。

3. 与特色农业融合:结合传统村落的农业资源,将园林景观与特色农业种植、养殖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例如,在园林景观周边种植花卉、果蔬等,游客可以参与采摘、种植等活动,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有机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五、结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活化利用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文化传承、产业融合、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挖掘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价值,实现其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的活化利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让传统村落园林景观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王向荣。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再生研究 [J].中国园林,2023 (08):45 - 50.

[2] 杨锐,林广思。传统村落园林景观活化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风景园林,2022 (12):67 - 73.

[3] 王浩,张悦。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的活化路径研究 [J].城市发展研究,2023 (06):112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