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探究
赵建华
四川省射洪市第一小学校 629200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践
(1) 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的融合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课程,可以将德育目标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双重培养。例如,在教授分数时,教师可以引入“公平分配”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公平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公正意识。根据一项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显示,当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时,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显著提高,同时,他们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解也得到了加强。
在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的融合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引入历史人物或当代英雄的数学成就案例,如华罗庚的数学贡献,不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传递勤奋、坚持和创新的德育信息。此外,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一项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社会技能影响的研究中,结果显示,小组合作学习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责任感,这些都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 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德育能力培养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至关重要。例如,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合作、分享与公平竞争的重要性。一项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调查显示,当教师将数学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时,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 30% ,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展现出的互助精神和责任感也显著增强。
此外,项目式学习法也是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方法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与数学相关的项目任务,不仅能够锻炼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到尊重他人意见、共同承担责任等德育要素。例如,一个以“社区资源调查”为主题的数学项目,学生需要通过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来完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分歧,从而在实践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二、德育渗透与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
(1)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机会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活动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帮助清理公园、参与环保活动等,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团结协作、尊重劳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据某小学的统计数据显示,参与过至少一次社区服务的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方面有显著提升。此外,结合数学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项目,如统计社区资源使用情况、计算环保活动的经济效益等,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深化对社会责任和公民道德的认识。
(2) 社会资源在德育教学中的利用与整合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限于课堂内,更应拓展至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整合。例如,通过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此外,利用社会资源还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进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如邀请数学家分享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传递诚信、勤奋等价值观。
三、家校合作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更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其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例如,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教育讲座等活动,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从而在家庭中进行相应的德育实践。此外,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定期沟通,可以确保德育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例如,通过家访、电话或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家长则可以分享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共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这种协同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家长参与德育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不仅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努力,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长可以参与到学校德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中来。例如,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数学与生活”主题周活动,通过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实例,如家庭预算的制定、购物时的折扣计算等,来增强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时间,与孩子一起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社区进行环境清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频率与孩子的德育表现呈正相关,家长的积极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孩子的德育水平。
结论: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的融合,我们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也促进了他们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家校合作在德育渗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学校教育的协同,共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五育并举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J]. 赵金惠 . 环境工程 ,2023(08)
[2] “五育”并举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构建 [J]. 冯清燕 . 名师在 线 ,2023(20)
[3] 试论小学德育教材观念的变革. 姜全. 读写算,2019(06)
[4] 感恩教育在农村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探究 . 刘卫恒 . 新课程( 中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