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杜榜军
成都体育学院
引言:排球课程讲求技术传授与集体协作配合,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单一练习与示范为主,难以持续保持学生兴趣与参与度。若能将体育游戏巧妙嵌入排球教学环节中,将游戏趣味与技术训练结合能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此举有效提升课堂活跃气氛,有助于学生技能体验感增强。本文将分三方面展开,先论述游戏设计与排球技术融合过程,然后分析游戏实施带来能力提升情况,最后探讨游戏反馈信息对教学改进作用,以期为高校排球教学提供可行思路。
一、游戏设计与排球技术融合
在高校排球课堂中融入体育游戏需兼顾技术基础需求与游戏趣味体验。需围绕排球基本动作设计游戏环节,捕捉、传接、扣球等核心技术拆解为若干小环节,通过趣味化形式呈现;举例来说将传球练习拆分为多人接力传递任务,并在每次传球后加入积分或时间计量规则,促使学生在竞赛氛围中反复练习传球动作。侧重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传球姿势规范性,裁判或助教可以根据传球质量现场提示学生纠正,由此实现游戏体验与技术规范相互促进。针对扣球环节采用小组对抗形式,将扣球环节设置为抢点游戏并在球过网后给予扣杀机会,此种安排既保留排球扣球要素又增添游戏对抗趣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在此基础上各种游戏环节需要灵活衔接,形成系统教学流程。先进行热身游戏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随后通过简单传接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手臂发力与手腕位置;之后实施扣球抢点游戏,以强化学生进攻意识与弹跳协调。在各环节之间利用小范围休憩时间进行技战术提示,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动作细节。
除基本技术练习外还应考虑团队配合素养培养。比赛环节固然重要,但在游戏设计中可适当弱化胜负概念突出协同性任务。如将排球防守演练设计为“护旗守卫”游戏,要求学生在不让对方抢过球旗前,成功防守若干次方可胜出;此类设计既保留排球防守要点又强化学生在场上线路判断与协同补位意识。在此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关注队友站位变化,及时移动自身位置以填补防守空隙;教练或助教在场边实时给予战术提示,帮助学生理解防守思维与协作节奏。还能将排球进攻与防守结合,创设“攻防转换”对抗游戏;此游戏要求两队在规定时间内轮流进攻与防守,每次转换后保留场地轮换规则以此提高学生快速反应与场内位置判断能力。通过此类游戏设置,教练能在场外观察学生表现,并在间歇时针对性地强调技术要领与配合要点。
二、游戏实施与学生能力提升
游戏实施环节需保证流程连贯、场景真实及节奏把控,应在课程开始前对场地进行布置,包括划分若干小场地以便轮转训练,并准备相应游戏辅助器材如标志杆、计时器、积分牌等,用于记录竞赛结果与控制节奏。教练先通过简短示范让学生熟悉规则,然后迅速进入游戏环节;此时若能在场外预设若干场游戏任务,有助于在课堂中灵活利用时间。扮演裁判或助教角色的人员需密切关注比赛进程,及时调节赛事节奏,以避免学生长时间等待与无效练习。在首次游戏环节中学生将进行传接传球游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干次连续传球并保持球不落地;该游戏通过限制区域内人数和互动次数,提高学生传球准确度与沟通配合意识。在实践中多数学生通过高频率传球练习,逐步掌握传球时机判断与手臂发力方向;其间教练应当在场边对错误姿势进行即时纠正如提醒学生抬高手臂保持水平线,以保证传球质量。随后进入扣球抢点游戏环节,学生分组后分别站在规定区域内,当对方进攻时抢占前排扣球位置并尝试将球准确扣杀到对方场地;此游戏不仅考验学生扣球技术,还要求学生在高速运动中判断落点并完成弹跳扣杀。
在防守协同游戏环节中两队轮流进行进攻与防守转换,每次进攻方尝试成功进攻得分,而防守方需在不使用正常比赛规则的基础上保护场地内部指定区域。此游戏中多数学生在初期对阵型调整与场地判断存在困难,教练通过现场强调队形移动规律与覆盖范围,引导学生在防守时保持警觉并及时补位;经过数轮练习后,学生对场上位置转换与队友协助形成初步意识,整体防守成功率显著上升。
在所有游戏结束后教练组织学生进行简单拉伸并讨论收获,要求学生就各环节重点分享个人感受;此举不仅有助于巩固技术要点,还增强了学生对游戏环节收获与自我认知能力。
三、游戏反馈与教学改进
在游戏实施后需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便后续教学优化,教练应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访谈形式,获取学生对各游戏环节体验感及技术收获情况。访谈内容可围绕游戏趣味性、技术指导有效性及团队配合产生感悟展开,帮助教练明确哪些环节既具吸引力又具技术价值,哪些环节存在设计漏洞或教学指导不足。教练团队应当在每周教学会议上针对常见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例如若发现多数学生在扣球时助跑速度过快导致起跳高度不足,可以在下阶段课程中增加专项步伐节奏练习,并在游戏中专设“步伐调整点”环节以强化步伐控制意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持续教学过程中应保持游戏环节与排球技术训练互为促进,可以将首次游戏反馈结果融入下次游戏设计,如调整传接环节规则以适应不同学生能力水平,或将扣球游戏难度分层设置以鼓励个人突破。教练需定期回顾反馈报告,更新游戏环节流程,保障教学过程处于不断优化状态;还应当设立“学生互评”环节,让学生在游戏后对同伴表现进行评价,从而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与集体学习氛围。
通过收集、分析与应用反馈信息教练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游戏设计与实施方式,使排球技术训练与游戏体验实现良性循环;不仅为高校排球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还在教学改进过程中形成持续提升动力。
结论:将体育游戏融入高校排球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显著提升技能水平。通过科学设计游戏环节将排球基本技术拆分为趣味任务,将团队协作与个人能力培养相结合,有助于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与互助意识。游戏实施中通过严格规则把控与实时指导,实现技术要点与竞技体验双重提升。在教学反馈阶段教练通过问卷访谈与视频分析精准掌握学生需求,针对性修改游戏流程与技术指导重点,建立持续完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刚 . 排球游戏在高校体育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J]. 读好书 ,2021(31):15-16.
[2] 张喆. 体育游戏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分析[J]. 时代农机,2018(11):1.DOI:CNKI:SUN:HNNJ.0.2018-11-128.
[3] 黄亚军 , 黄雄文 . 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23(9):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