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电商平台智慧物流体系构建
李帅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 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德莱德市 100071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之下,央国企被赋予了引领数字经济和保障国家战略物资流通安全的双重责任,而伴随电商平台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线上线下渠道高度融合,原有物流体系在应对多节点、多层级、高时效的复杂场景中暴露出组织响应迟滞、技术支撑不足与数据割裂严重等深层结构性困境,使得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不仅关涉到企业竞争力跃迁的内在驱动,更关涉到央国企在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能否发挥枢纽性作用。面对传统物流模式在集约化、柔性化、智能化层面协同失效的现实背景,亟需打破条块分割的路径依赖,在数据驱动治理、平台生态重塑与业务系统融合中寻求范式转化的突破点,从而以系统性逻辑重构央国企电商平台的物流底座,使其真正具备服务多维场景、响应战略需求与承压突发风险的韧性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界围绕智慧物流的研究多聚焦于数字技术在供应链末端的集成应用,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工具驱动物流效率提升与协同优化,欧美发达经济体已逐步形成以平台主导、算法支撑、服务外包为核心的柔性网络体系,而日韩等国则更注重产业政策引导下的智能仓配协同系统建构。国内研究在技术应用层面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已涌现大量针对物流智能调度、仓储机器人、运输路径优化等方向的成果,部分高校与企业联合推动的试点示范工程亦具启发意义[1]。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智慧物流体系作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治理能力的延展,其构建逻辑不仅植根于传统供应链管理理论对流程集成与资源配置的效率诉求,更依赖平台经济理论中关于多边市场协调机制与价值共创逻辑的深层支撑,而在央国企这一具有特殊政治属性与制度使命的场域中,智慧物流的设计必须在履行公共责任与追求市场绩效之间维持动态张力,这种结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范式不能囿于线性归纳或功能拆解的单一路径 [2]。本文在理论建构上引入“组织弹性”视角,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理解技术嵌入如何重构业务边界与决策权配置结构,并尝试以技术 - 制度复合模型揭示央国企电商平台在智慧物流体系生成过程中面临的多维博弈与路径依赖问题。
三、央国企电商平台物流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3.1 央国企电商平台的发展路径
央国企电商平台的发展并非源于市场自发演进的自然选择,而是在国家战略引导与政策资源倾斜的双重推动下,以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现代化与供给体系结构优化为内核诉求,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嵌入电商逻辑与平台思维所产生的制度性结果,不同于民营电商平台对用户黏性与市场份额的高度依赖,其成长路径更多体现为对产业链上游资源的掌控能力与供应链中枢话语权的构建过程。其发展路径已不再满足于流通效率的表层提升,而是将数字能力嵌入央企履行国家功能的战略结构之中,从而使平台不再是业务支撑的外围系统,而是内嵌在央企主责主业之中的组织核心[3]。
3.2 物流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
央国企电商平台在物流体系构建方面虽已完成由传统线下仓储向数字化运营形态的初步转变,但受制于组织结构分割、数据流通壁垒与职能协同缺位等深层制度约束,其体系化运行能力依然难以满足多品类、多节点、高时效的综合流通需求,在面对突发任务或跨区域资源调配时,普遍呈现出响应链条延滞、调度机制僵化与末端履约薄弱等困境[4]。
四、央国企电商平台智慧物流体系构建策略
4.1 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
央国企电商平台智慧物流体系的顶层设计不应止步于技术架构与资源调度的表层逻辑,而需在国家战略导向、行业监管体制与央企责任使命之间完成统筹融合,通过构建以任务驱动、数据中枢与组织联动为核心的战略体系,实现平台化治理结构对物流全流程的深度渗透与柔性调节,在多级央企之间打通决策链、指挥链与执行链,使物流平台不仅作为业务承载工具存在,更成为价值协同与资源统筹的内生驱动力。
4.2 技术集成与平台升级
智慧物流体系的技术演进在央国企电商平台语境中并非单纯的系统更迭或工具迭代,更体现为对底层算力结构、数据感知路径与业务逻辑之间关系的系统重构,必须在保障数据主权与提升运营敏捷性的双重目标牵引下实现技术模块的异构融合与平台功能的分布式拓展,通过 AI 驱动的智能调度系统、边缘计算下的实时响应机制以及区块链保障下的数据可信流转逻辑,构筑具备预测性、决策性与柔性执行能力的智慧物流中枢[5],并推动央企传统物流体系由静态存量管理向动态全链联动转化,从而实现平台智能演进能力的制度化嵌入与可持续释放。
4.3 制度建设与协同机制创新
央国企电商平台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无法仅依赖技术工具的叠加或流程模块的调整,必须通过制度根基的重塑与协同机制的创新,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所形成的体制惯性,在治理逻辑上实现由行政指令驱动向数据支撑型组织联动的根本转向,在资源分配上嵌入跨主体利益协调与共享激励的制度桥梁,推动央企之间由被动联动走向主动协同,通过规则透明、路径清晰、反馈有效的制度安排构建起面向动态任务响应的运行机制,使物流体系在复杂环境中具备高度整合能力与弹性应变水平,从而真正释放平台的组织整合作用与战略支撑价值[4]。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央国企电商平台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并非单一维度的结构优化或流程革新,而是在国家战略、央企使命与数智化转型之间寻找平衡张力与协同路径,在多层制度嵌套与技术迭代共振中探索可持续演进逻辑,政策支持应聚焦于数据资源的统筹治理、标准体系的统合构建与跨主体协同机制的制度化确立,通过系统性政策供给打通央国企在物流体系中横向协作与纵向调度的双重堵点,释放平台型组织在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中的关键枢纽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凯 . 数字经济时代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J]. 商业经济研究 , 2024(11):157-163.
[2] 但斌, 江小玲, 王烽权. 生鲜电商流通模式演化与服务价值创造--盒马鲜生和京东生鲜的双案例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24(1):20-36.
[3] 石成玉 , 陈怪亨 , 王妍 , 等 , 大数据视角下生鲜电商供应链物流服务策略研究 [J]. 农业技术经济 , 2023(10):129-144.
[4] 李昱瑶 , 高更君 , 生鲜电商两级订单分配与冷链配送联合优化 [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 2023,44(2):68-76.
[5] 聂佳佳 , 徐晓萱 . 竞争环境下生鲜电商企业配送模式选择研究 [J].工业工程 , 2023,26(2):1-11.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 201⋆ 年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 学 项 目“***************”(项目编号:*******)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姓名:李帅,出生年月:1992 年3 月30 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吉林长春,学历:研究生,职称: 无
,毕业院校 : ,毕业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工作单位:中车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