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育与德育的整合

作者

彭柳青

汕尾市实验小学 5166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渗透与实施越来越受到关注。心育与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存在认识不足、课程构建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心育;德育;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实施策略

本文探讨了心育与德育整合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了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策略。通过提升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营造集体氛围,做好教学反馈,以及开展多样化实践课程,本文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丰富班主任工作内容,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实践表明,将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心育与德育整合的重要性

心育即心理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德育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教育的总称,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心理不成熟,情绪稳定性较差,行为容易受情绪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将心育与德育整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小学班主任,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以下是对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详细探讨。

(一)提高思想认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小学班主任应从根本上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教育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然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等多方面能力。因此班主任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班主任应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心理问题。通过参加专业培训、阅读专业书籍、观看教育视频等方式,班主任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班主任还应关注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班主任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二)营造集体氛围,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一个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应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开展主题班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人交往、合作与分享,从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班级问题,共同制定班级规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为了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还应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设计班级口号、班徽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班主任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关怀。

(三)做好教学反馈,积极调整工作方法

教学反馈是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法。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应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谈心、倾听、引导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班主任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班主任还应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开展多样化实践课程,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宣传、敬老院慰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助人为乐的乐趣和意义。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或法定节假日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中秋节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团圆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国庆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结语

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通过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心理素质,这种教育方式也促进了班主任工作内容的丰富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心育与德育整合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海林,于妍.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探究[C]//第三届智慧教育教学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4.

[2] 李丽娟. 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探讨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 华夏教师,2023(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