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

胡胜强

422201198211060016

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也可得知建筑工程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有助于在建筑施工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建筑行业如何有效的提升建筑效率也成为现在人们所关心的关心的问题,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极大程度上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才得以保证建筑在施工管理中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所以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成了现在建筑管理行业的当务之急,因为在当前的施工现场中存在多样化的因素影响施工建设进度以及质量,因此除了要对现场进行重点监督还应该重视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本文将探讨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控制举措,起到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的作用

1、建筑工程中进行管理控制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经济水平的增长城镇化建设更加的完善,但是各种施工现场的环境更加的复杂、繁琐,其中包括多样的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导致后期出现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影响使用体验。当前社会对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必须要在施工中加强对质量的管控,才可以保证发挥出建筑施工管理的真正价值。这就需要相关施工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充分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施工要求展开精细化的管理,以此能够有效地避免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而且在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下,可以完美的实现项目进度在预期的施工计划内,不仅可以保质保量的提高建设水平,也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企业施工的竞争力。最为主要的是可以按时交工。其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主要是指相关的建筑企业要结合业主的要求,在遵循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进而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不断结合我国自身的建筑工程进行有效和改进,才能够在对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应用中,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在同时对建筑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控,促进建筑工程相关部门的整体性发展,为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行业发展发挥重要意义。

2 建筑工程师管理现状分析

2.1 管理制度不足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存在欠缺,将会对施工进度及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除此之外还存在施工人员种类较为复杂,以及施工能力有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此情况下还利用传统方式展开项目管理,将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出现混乱现象,不利于工程建设和发展 [1]。而且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会导致管理工作与新时代的建设要求不符,既不利于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会影响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甚至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发展。所以,由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条例和体系不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导致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提高了建设项目的风险程度。

2.2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在具体的施工中,影响建设质量的因素之一就是现场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意识,进而导致在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的进行专业处理。具体来说,例如很多单位在施工中并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在施工前的方案设计中也是过于笼统甚至是照抄相关设计,在方案制定出来后没有一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进行施工前并不重视对操作人员的统一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还有就是出现问题后,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各种整改措施更多也是流于形式。所以针对当前我国的施工建设中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尤其是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观念,进而减少事故出现的概率。

2.3 施工管理不到位

只有精准的进行项目管理,才得以极大程度上对整个施工流程的内容进行完善,还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进而发挥管理提高建筑施工效果的意义,

这样才可以将工程建设的设计作用展现出来。但是实际的工程建设还存在施工流程与监管不足等问题,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没有充分意识到施工场所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导致现场条件与施工方案存在偏差,在编制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时,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2]。为工程建设留下了安全隐患。这样对后续的施工中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也有利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也要重视这一问题,只有真正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所以的流程符合相关建设标准,才能确保相关项目的安全使用。但是由于施工人员过分依赖施工经验,不对实际施工进行具体分析,为工程的整体建设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4 施工管理方式针对性不强

施工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现阶段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是由于承包工作人员进行负责,所以在施工中人员的整体实力还是比较缺乏的,没有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无法利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技术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起到了消耗;而且施工管理中运用的方式缺乏针对性,也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就导致相关的管理质量在不具备针对性的处理下,无法满足建筑的施工要求;除此之外管理针对性不强的原因也表现在,由于施工场地的人员流动性强,所以会临时从外界进行直接招聘,这就导致所招聘的员工在没有实际的培训中,只能通过借助自身的经验进行工作开展,而且也没有在系统全面的培训下来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意识,也就使得在后续的施工中的相关流程并不规范,这些都是在管理运用的方式缺乏针对性的情况下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无法满足预期的要求。

3 建筑工程中控制措施探析

3.1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为了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现资源的分配使用,就需要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创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管理体系。其中要想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的展开,相关建筑企业也一定要从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考虑,严格对项目管理的制度要求进行实际的调整后,才得以发挥出建筑管理对于整个施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要想实现这一应用方式,首先就需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后,才可以针对性的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

不仅有助于管理层可以在具体的要求下开展管理工作,也能够在提高制度的合理性下对施工项目进行落实;其次是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小组,在完善相关的管理队伍中来加大对管理工作的管理效果,有助于在小组管理中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及时的调整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也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制度管理要求,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是影像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地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才得以真正意义上减少纠纷等问题的出现,也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内容中才得以规范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操作流程。而且在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建筑施工的展开也成了现阶段的重要作用方式,所以在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下也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制定,有助于在结合具体的发展现状下提高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规范有序,这样才能够在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下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发挥保障作用。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会对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此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人才进行专业培养,并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 [4]。在聘用相关工作人员时,应当对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进行检验,确保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与建筑施工管理项目建设需求相符;其次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与知识学习,只有坚持长期性的学习,才可以真正意识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为整体建筑施工建设提供保障。除了要对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进行培训之外,还应当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责任,掌握更多的安全生产知识及安全防护措施,有助于使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意识的引导下确保自身安全,从而有效地进行项目安全生产,确保各个项目的施工都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也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优秀人才支持。

3.3 强化建筑施工管理力度

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来说,需要对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明确,有利于结合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以此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可以从过程和材料两个方面进行施工管理,首先需要对工程建设的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管理,确保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实现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还应当加大工程管理的监管力度,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管理工作者还应当对施工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使建筑施工项目建设顺利完工。同时还需要在施工中落实监管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根据合同约定对施工技术及流程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其次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应用材料、设备和运输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证材料得以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设备可以高效的提高施工的进度以及运输过程中回下最优化处理,以此减少成本的支出,才能进一步的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该对施工中所利用到的各种仪器进行实时的监测的管理,这样才可以在充分了解设备的稳定性下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管理,真正意义上在坚持各个行业的管理要求的原则下,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出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

3.4 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提高管理效果

要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展开,就一定要利用创新性的措施对质量管理要点进行深入探讨,才能够在更加全面的管理过程中加大相应的管理力度,有助于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中对相关的管理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下,才能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因为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现场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监管有效控制。首先明确相关的施工标准与管理要求,保证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也难呢过确保施工人员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并且在施工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来对建筑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5]。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质量标准做好质量检查和验收,在每一个环节施工完成后,根据施工建设质量标准及时进行检查和验收,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就必须进行及时整改,联系相关责任人整改完成后符合质量要求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施工。最后就是可以应用多种手段,全方位地监控整个施工过程,比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时可以有效地对相关的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进行调整,是可以在监控等设备的利用中对工作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的情况进行监管,这样有助于在及时发现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避免后期返工或者影响其他环节的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全面管理,以及有效提升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就需要对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控制,并将质量与安全作为管理的核心,才能够在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实现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因此相关施工建设单位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多方面重视控制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的方式,有助于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对建筑施工中材料和技术的应用进行完善,才可以进一步在提高施工的管理力度中强化工程开展的效率,以此利用创新控制举措才可以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凯 , 王虎飞 .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 [J]. 地产 ,2023,(12):138-140.

[2] 邓皓月.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OL].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6)[2022-06-01].

[3] 侯云攀 .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 [J]. 安家 ,2022,(3):0148-0150.

[4] 施佳伟.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OL].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9)[2024-09-01].

[5] 李文涛 .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 [J]. 智能城市应用 ,2023,6(0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