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语文中段国标教材为依托的培智学校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周怡
义乌市星光实验学校 322000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特殊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融入水平的提高。目前使用的生活语文中段国标教材在内容设计上与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特别强调了语言应用的实际应用和实践特点。但实际教学环节还存在着教材和教学的适配性差,教学模式固化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挖掘国标教材内在优势并探索出适合其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增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效果的需要,更成为促进特殊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点途径。
一、挖掘教材生活元素,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教育的核心是把知识内化到学生可以经历的生活认知中去,特殊教育领域重在建构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就语文教学而言,对教材中所包含的生活化要素进行解析,使抽象的语文符号形象化地呈现于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唤醒学生多元感官的体验和语言实践能力。
以中段教材“社区生活”主题单元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超市购物”的情景进行情境化教学。课前可以在教室里模拟超市的环境,按照真实的配比摆放货架,商品标签和价格标识。教学实施时,教师首先呈现教材中的购物对话文本,引导学生关注商品标签的文本信息(例如,品名、价格、质期)。随后,教师以“导购员”角色示范礼貌性商品推介用语(如“这种牛奶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现在正处于推广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顾客”和“导购员”的角色,并根据商品的详细信息进行交流。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语言表述进行矫正,注重加强语音准确性和语句流畅性的培养,并在鼓励学生独立观察商品标签时尝试运用语言对商品特征进行描述,从而加深对真实情境下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促进他们语言沟通和信息处理的素养。
二、运用分层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在特殊教育领域,学生群体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发展速率等表现出显着的个体差异 ,“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符合他们个性化的成长要求。分层教学作为差异化教学策略之一,它通过准确诊断学生学习能力来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适配其学习节奏的前提下,获得高效的成长。
以中段语文教材“自然景物描写”单元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上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针对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选用配有简明文字说明的色彩图片(如绽放的花朵、潺潺的溪流等),引导其运用基础句式(如“花朵呈红色”“溪水流动”)进行画面描述,并且通过逐字逐句发音和书写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核心词汇和简单的句法结构。对于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学生,教师可提供细节丰富的场景图片,引导其观察景物特征,运用形容词与连接词(如如“溪畔花朵艳丽夺目,于微风中轻舞”)进行描述,并且鼓励他们在有针对性地修改语句和充实内容时。对于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创作任务让他们联系生活观察,自主地完成一段景物描写,指导他们在进行创作时使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加强情感表达,以一对一的深度指导来增强其语言表达逻辑性和艺术性。通过该分层教学策略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得到提高。
三、整合多元教学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育领域空间架构重塑需要打破传统教学媒介束缚,以跨维度资源协同机制活化学习生态系统。在特殊教育的语文课程中,应当努力创建一个" 多模态资源融合矩阵的建立 ", 确保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数字媒体和社会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从而创造一个三维的立体学习环境。
以中段教材中的 " 家庭生活 " 主题单元为研究对象,建议构建一个 "三维联动 " 的资源整合模型:首其一,进行教材内容的数字化转译,将静态的图文内容转换为交互式的电子绘本形式。利用智能平板技术,学生可以通过触控来激活如 " 餐桌 " 和 " 沙发 " 等场景元素的语音描述和实际视频,从而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积累词汇。其二,与家政服务机构合作,引入社区实践的资源,共同创建“清洁工具认知工坊”, 并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工具展示室,以观察其实际应用场景。教师利用便携投影设备将教材图片即时映射到实物场景,引导学生使用目标句式描述功能。其三,家庭实践工具包的研制和微型清洁模型与任务卡片的配置。当学生进行家庭模拟活动时,他们需要记录语音日志。基于此,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生活语文语音资源库”, 以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和知识的内化。如此,推动语文学习从书本范式向生活化实践转型,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强化语言运用效能,形成" 教材-- 社区-- 家" 三位一体的学习支持网络。
四、结语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全纳教育持续发展和特殊教育追求高品质进步的大背景下,借助生活语文中段国标教材,我们正在创新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对特殊学生语言学习规律进行深度剖析和正面应对。这一举措既是优化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特殊教育从传统模式走向现代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途径。对促进特殊学生语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小云 . 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5,(15):12-13.
[2] 姜丽霞 .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5,(05):104-106.
[3] 陈锋 . 教育信息化 2.0 背景下特殊学校生活语文情境教学研究 [J].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4,(4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