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德树人以美育人

作者

戴佳荣

五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高校整体教学工作的重要改进方向。而在实际的高校美育教学工作中,考虑到学生们整体身心素养的发展已经趋近成熟,传统灌输式的美育教育模式体现出的问题与不足也越发严重,教师也要结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美育教育需求,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对各种美育教学策略进行实践。最终通过学生们美育素养的发展,确保其成长为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就简要论述了几点高校美育教学的科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策略

随着社会整体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其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使得各阶段教育工作更加强调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良好的美育素养是确保学生们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素养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阶段,高校教师就要意识到良好美育素养对推动学生发展具有的重要影响,并积极结合本校特点与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对自身的美育教育手段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改进。

一、部分高校美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各种教育政策中已经强调了高校教学工作中落实美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但由于部分教师整体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够及时,因此其在开展美育教育活动时,不仅会将美育教育活动错误的看作是学生们对各种艺术学科基础教学内容的掌握,同时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仍然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强调学生们对各种音乐美术文学等知识的死记硬背。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因实际的学习状态较为被动而产生了抗拒的学习心理,对各种知识深层次美育元素的理解也不够准确[1]。

二、高校美育教学的科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学生们对各种艺术作品的赏析

在高校整体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们均承担着较为沉重的专业学习压力,因此在美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与引导,始终是确保其美育素养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2]。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学生们对各种艺术教学素材的分析与鉴赏是其对各种美育知识进行理解的主要途径,且不同学生受到以往学习经历与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学习兴趣间已经存在了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实际的美育教学活动中,就需要先强调学生们对各种艺术作品的赏析,并尽可能结合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拓展赏析作品的种类与数量。最终从根本上确保学生们在产生较强鉴赏兴趣的同时,在对各种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实现对作品美育价值的初步感知。

例如在开展声乐类型的美育教育工作时,其主要的美育教育途径是引导学生们对音乐形象与作品整体思想内涵进行感知。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很多声乐作品中涉及到的人文元素较为抽象,教师就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先引导学生们围绕某一人文主题对中外不同类型的各种声乐作品进行鉴赏,在确保学生们总结出其情感基调后,为不同的声乐作品搭配恰当的图片或视频等再次进行播放与学习。这样通过对学生们视觉系统与听觉系统的全面刺激,实现对美育教育主题的初步认知。

(二)开展合作形式的自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的美育教学工作中,学生们普遍已经形成了个性化较强的自主学习思维与知识实践能力。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高校美育教学工作中的很多教学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因此由学生自主对其本质的探究与实践往往更有助于学生美育素养发展水平的提高[3]。而在实际的自主探究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学生在面对相同内容时感知到的美育知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也要积极开展一 些合作形式的自主实践活动。确保学生们在开放性教学主题的引导下,自主对相关知识的美育内涵进行理解与实践,并通过彼此学习思路间的碰撞与融合,实现自身美育素养发展空间的有效拓展。

例如在通过音乐剧教学开展美育教育活动时,虽然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较为丰富的表演经验,但随着信息设备的普及,学生们也能够在互联网上找到较为丰富的音乐剧资源。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各种音乐剧的编创本身会涉及到声乐、舞蹈等较为多元化的美育教育内容,教师就可在实际的美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及优势进行科学分组后,要求各组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一首进行舞蹈剧的排练。这样通过讨论与排练过程中不同学生间的交流,往往就可以实现彼此审美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共同发展,并结合其他学生美育素养方面存在的优势,拓展自身美育素养的发展空间。

(三)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在高校的美育教学工作中,虽然整体的教学任务均是通过学生们的自助探究达成的,但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经验较为有限,因此在美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也是直接影响学生美育素养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也要注重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创新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在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调整自身分析知识的角度,结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对各种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美育教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对实际的教学问题进行设计,以此为美育教育工作中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指明具体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通过与学生间的积极交流,明确高校各阶段学生的美育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为美育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高校在整体教育行业发挥的教学引领作用也更加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美育素养是确保学生们分析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也要意识到自身教学工作中传统美育教育模式具有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等对实际的美育教育方法进行全面创新。最终从根本上通过学生们专业能力与美育素养的共同发展,确保其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霍楷,徐宁. 中国高校美育教育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8):110-112.

[2] 陈菁菁. 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的改革研究[J]. 工业设计,2021(9):37-38.

[3] 吴春薇. 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高校美育体系构建探析[J]. 现代交际,2021(18):14-16.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五邑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广东江门5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