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家孩子》的时代价值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作者

吴晓晖 郭炜

河套学院 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 015000

作者简介:吴晓晖(1995.05),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巴彦淖尔市2024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以文化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摘要:本文以《国家孩子》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阐述了《国家孩子》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深入剖析了其映射出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研究发现,《国家孩子》故事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模范自治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实践案例和历史素材,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国家孩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时代价值

一、《国家孩子》故事历史背景及形成过程

(一)《国家孩子》故事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挑战。内蒙古自治区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主动伸出援手,接纳南方受灾地区的孤儿。草原人民怀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其独特的包容与坚韧,成为了这些孩子的希望。在那个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内蒙古的牧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用自己的乳汁和爱心,哺育着这些远方来的孩子,谱写了一曲跨越地域与民族的生命赞歌,也开启了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二)《国家孩子》故事形成历史过程

牧民们视这些孩子如己出,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孩子们也逐渐适应了草原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孩子”不仅在草原上茁壮成长,还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成为连接内蒙古与南方地区情感的纽带。他们的成长经历,见证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见证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逐渐形成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佳话,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精神的生动写照。

二、《国家孩子》故事历史佳话的深刻内涵

(一)映射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国家孩子》故事生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困境,党中央能够迅速做出决策,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孩子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更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

(二)体现“人民至上”价值理念

《国家孩子》故事无论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还是内蒙古牧民的无私奉献,都始终以孩子们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执政理念,展现了党和政府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内蒙古的牧民们更是将这些孩子视为己出,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孩子们提供温暖的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这种价值理念,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始终,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动力。

(三)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内蒙古牧民视这些孤儿如己出,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和照顾,体现了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这种超越血缘的亲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学会了感恩和回报,许多人后来成为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展现了中华民族知恩图报、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这种美德的传承,不仅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也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国家孩子》故事历史佳话的新时代价值

(一)为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实践案例

《国家孩子》的故事为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通过讲述这一历史佳话,可以让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感受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将这个故事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人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生动例证

这一历史佳话展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深厚情谊,为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宝贵经验。他们学习蒙古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将南方的文化和习俗带到了草原。这种交流与交融,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激励着各民族之间进一步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素材

《国家孩子》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素材。这一历史佳话生动诠释了各民族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和宣传这一故事,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四)为模范自治区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国家孩子》故事为内蒙古等模范自治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国家孩子”的故事,能够激励内蒙古人民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能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榜样和借鉴,推动全国各地区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结语

《国家孩子》故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佳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梳理其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其深刻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故事所蕴含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孩子》故事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推进模范自治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案例和历史素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播和弘扬,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阿木古楞,苏德.“国家孩子”的精神特质及时代价值,民族论坛.2021(02)

2.朱旭辉,吴金娜.记忆书写、认同维度与审美意蕴的构建——评电视剧《国家孩子》,中国电视.2020(04)

3.杨毅.电视剧《国家孩子》中的民族认同构建,中国电视.2020 (02)

4.娜仁其木格.“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佳话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