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五育并举”视域下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创新实践

作者

何冰 袁敬博

延边大学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0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五育并举”视域下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创新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阐述了第二课堂在五育并举中的独特作用和实施策略,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第二课堂;五育并举;综合素质;教育创新

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展与扩充、衍生与升华,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平台。

一、“五育并举”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

1.1 德育--塑造高尚品德 培养社会责任感

德育是五育并举的基石,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将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主题教育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如“三下乡”、“返家乡”、农村支教、社区服务等,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宣传、助老助残等,让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学会关爱、学会奉献,提升道德水平。

1.2 智育--拓宽知识视野 培养创新能力

智育是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第二课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为学生的智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学术讲座与研讨会: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学术兴趣和探索精神。

2.学科竞赛与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如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在线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如慕课、微课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1.3 体育--增强体质 培养团队精神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为学生的体育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1.体育竞赛与活动:组织各类体育竞赛和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运动会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竞技精神。

2.体育社团与俱乐部:成立各类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如篮球社、足球社、瑜伽社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和平台。

3.体质测试与健康教育:定期开展体质测试和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健康知识。

1.4 美育--陶冶情操 提升审美素养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各类美育活动和展览,为学生的美育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

1.艺术展览与演出:组织各类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如书画展、音乐会等,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提升审美素养。

2.美育课程与讲座:开设美育课程和讲座,如美术鉴赏、音乐欣赏等,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3.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才能的舞台。

1.5 劳动教育--培养劳动观念 提升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通过第二课堂的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如农场、工厂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2.劳动技能培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如烹饪、木工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3.志愿服务与劳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劳动体验活动,如校园清洁、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二、“五育并举”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实施策略

2.1 整合资源 优化配置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化第二课堂的资源配置。一方面,加强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发第二课堂项目;另一方面,整合校内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为第二课堂提供有力支持。

2.2 创新形式 丰富内容

第二课堂应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结合时代特点和专业特色,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另一方面,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3 加强指导 注重实效

高校应加强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 强化宣传 营造氛围

高校应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一方面,通过校园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另一方面,组织各类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展示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效和成果。

三、结论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在五育并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实践形式和策略,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未来,高校应继续加强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完善和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罗道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的基础、逻辑与路径[J].重庆开放大学学报,2023,35(06):9-16.

[2]张悦.“五育并举”背景下“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与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3,(17):55-57.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17018.

[3]肖婷,董雨,刘瑞.“双一流”建设视域下研究生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05):56-61.DOI:10.19834/j.cnki.yjsjy2011.2022.05.07.

延边大学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410184061),项目名称:“二课”落实“五育并举”,研精致思指引青年。指导教师:延边大学理学院团委书记吴雨琦

作者简介:何冰(2004-),女(汉族),吉林松原人,本科大三,就读于延边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

袁敬博(2004-),女(汉族),吉林通化人本科大三,就读于延边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化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