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作者

辛婷

62201 部队八一中学 816000

引言

数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题目的练习,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因此,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1 有效增强学生参与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项目任务和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地探究数学知识,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有效避免学生因被动接受、机械学习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感,在后续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专注,为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1.2 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传统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情境,如设计校园绿化方案、计算家庭日常开支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此外,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等形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1.3 促进学科知识融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跨学科”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关注重点,旨在通过学科知识融合,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项目式学习中,问题往往复杂又真实,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应用与该问题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可见,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科知识融合,既能锻炼学生拓展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2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 确立项目主题

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主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项目主题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相契合,同时也应与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一个好的项目主题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又要能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确保项目主题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或将数学问题置于实际情境中。例如,教师可将“校园绿化设计”作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设计合理的绿化布局。这样的项目主题既具有实际意义,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

2.2 合理设置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任务,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指明方向。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双向成长的过程,缺乏自我监督意识,玩心较重,难以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应用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应设置具体项目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深入学习,实现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设置项目任务,保证其涵盖数学知识、技能以及解题方法等,并且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需求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项目任务的价值,助推项目式学习活动稳步开展。

2.3 组织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引导、反馈等方式支持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首先,教师应尽量确保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在数学能力、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上有所差异。这样的分组策略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帮助其他成员理解复杂概念,而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学生则能够带动小组的讨论氛围,促进信息的有效交流。同时,不同的兴趣爱好也可能为小组带来新的视角和创意,使问题解决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当学生遇到难题或陷入僵局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但关键在于“引导”而非“直接给出答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提供线索或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这种引导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2.4 交流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展示了学生在项目中的学习成果,更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分享经验的依据。通过展示和讨论项目成果,学生能够获得来自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此外,交流项目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表达能力和增强自信心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他们的项目成果,如口头报告、海报展示、模型制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深化理解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坚持持续性、真实性、合作性、挑战性和指导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确定项目目标、设置项目驱动问题、分解项目真实任务、组织合作探究以及实施多元评价的过程,能够形成相对完善的项目式学习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有效的项目式学习构建方式,不断完善项目式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婷婷 . 基于新课标重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J]. 小学教学设计 ,2023(02):74-77.

[2] 杜清珍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探讨 [J].试题与研究,2024(11):102-104.

[3] 黄淑香 . 项目式学习助推小学数学教学的分析与探索 [J]. 家长,2024(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