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业产业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的思考

作者

邓灿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省眉山市 610000

【关键字】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 产业融合

一、农业产业乡村振兴政策及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从中央顶层设计到政府各部门相应推出了各类政策,为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及方向指引。《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资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的方向:一是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保护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二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部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夯实农业现代化物质基础;四是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绿色转型;五是拓展农业多功能和乡村多元化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六是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是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八是强化要素支撑保障,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县城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针对要素支撑保障,政府各部门又相应推出各类乡村振兴产业补贴政策,具体如下:

二、农业产业乡村振兴建设现状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订单农业、农村电商、视频直播、冷链物流等农业新业态方兴未艾。各类涉农电商已超过 3 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2 万多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 4200 多亿元。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2023 年初国家下达链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5 亿元,其中 60% 以上用于产业发展。截至2022 年底,我国已累计创建 14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 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00 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600 多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近 2200 多个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累计有 1120 万人返乡回乡创新创业,平均每个主体带动6—7人稳定就业、15—20人灵活就业。

三、四川省M 地农业产业现状

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为顺应时代的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并制定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

四川省 M 地目前无建成的农业产业园区,但其基础条件较好,具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有利条件,可概括为三方面 : 第一,具备区域典型性和代表性。M 地处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四川盆地南部中低丘土壤保持区,地貌为四川盆地低山丘陵,第四系地层广布,土壤类型主要为紫色土和黄壤,在四川盆地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临近水库,位于城乡接合部,人口众多,生产活动扰动强烈,急需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第二,已开展的水土保持治理特色突出。M 地处嘉陵江及沱江中下游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围绕水源治理保护,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了对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坚决控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第三,具备产业开发和创新基础。 M 地依托正在开发的项目,可开发水域和周边风景名胜与特色美食等资源,发展旅居、康养、观光、休闲度假等农业产业。还可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水土保持监测和防治技术研发,具备一定的科普教育条件,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农业产业园可申请项目申报,解决关键资金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部门、各阶层每年涉及的三农奖励资金达 1.5 亿元,若申报成功,对项目及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都是“雪碳效应”。

四、对策及建议

四川省 M 地农业产业发展不健全,可因地制宜从农业基础建设、乡村旅游、水土保持、康养医疗等方面着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享政策红利,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一)" 热点" 要抓准

特色城市,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特色旅游,特色乡土,特色文化,特色风情,关键是如何挖掘,提炼其本来就有的 " 特点 ",彰显、物化表达当地" 特点"。

(二)" 起点" 要定高

国家战略,地区战略,时尚战需求,消费动向,市场刚需与潮流,这些都是研究 " 起点 " 的关键要素,项目要从国家顶层战略出发,地方重点民生出发,市场刚需着眼,策划出顶层设计来,找出项目刚领,提炼出项目灵魂。

(三)" 基点" 要牢靠

" 基点 " 就是项目的立足点,核心是项目优势,核心价值。一般,农业产业项目要求是生态友好,为农带农兴农作用明显,产业成长性是十分有潜力的,与竞争对手比亦是有明显优势的。

(四)" 痛点" 要解决

" 痛点 " 包括:技术痛点、环境痛点、政府痛点、制度痛点、村企关系痛点、市场痛点、团队痛点、现金痛点、品牌痛点等,必须要正视痛点,特别是关键的痛点。只有直面解决 " 痛点 " 的药方,当地政府才能重视,市场善待胜利者。

(五)" 热点" 要把握

任何时期都会要 " 热点 ",对于企业而言,分析政策热点,消费热点,市场热点,投资热、技术热点,项目就会有温度,关注度,因此,包装的项目尽量达到是当下甚至或未来相当时期应该是 " 热点 " 领域,方向,市场。这样的农业产业项目才会有生命力。

(六)" 靶点" 要找准

" 靶点 " 就是解决项目问题的核心点,无论是可行性立项,规划审批,产业落地,政府汇报,品牌营销,不打则已,打则必须瞄准十环靶心,只有望" 靶心" 瞄准才能事半功倍。

(七)" 支点" 要探索

打蛇打七寸,四两拔千斤,任何项目无论申报、内容创意、规划审批、供地谈判、奖补资金争取、网红直播都会有 " 支点 ",找到了这个 " 支点 " 就能四两拨千斤,一纲引多品。这是项目建设中的支撑点。像陕西袁家村的民俗美食,嘉善西塘的酒吧民俗,安吉余村的两山模式,鲁家村的共享农场模式等。

(八)" 重点" 要争取利润

每个县区都无数的" 项目",在这些项目产业集群中肯定会有,乡镇重点、景区重点、省市重点、国家重点等之分眼前重点与未来重点的项目,无论如何要进入" 重点" 项目名单," 重点" 权值越高,关注度、首位度越高,项目进展就越快,成功几率就越大。项目成为重点后在辐射力拉动力榜样力上都需要下功夫,开展产业融合,衍生新的项目。比如四川成都战旗村,从一村到多村,从一园到多基地,多市场,多产业,从而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

(九)" 卖点" 要动人

市场经济环境下,有" 卖点" 才能有未来,有生命,有利润,在成千上万的项目产品、品牌竞争中,谁的卖点特别靓丽动人,就可能拥有市场。产品,包装,农业产业项目商业模式,广告,营销,品牌都是如此。

(十)" 盈点" 要变现

" 盈点 " 就是项目最后的变现能力及途经手段。一切皆是成本,只有让盈点变现才能创造利润。因此,盈点要突出,要明显,可靠,要有明确的变现手段、渠道、机制、方式。政府审批,也是支持具有明确盈利能力的项目,产品。

参考文献 :

[1]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2022 年全面推进乡 村 振 兴 重 点 工 作 部 署 的 实 施 意 见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 03/01/content_5676262.htm

[2] 李莎.2022 年. 推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粮食稳了,产业兴了.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简介:邓灿 1992 年10 月27 日 女 湖南 侗族 本科 中级会计师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 : 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