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作者

赵玉洁

安徽省皖西中学 安徽六安 237000

新课标对探究性学习提出了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收获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有效达成核心素养教育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与素养。

一、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趣味且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深度探究,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任务,充分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欲望,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1]。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收录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等经典戏曲剧目,这一单元主要带领学生走进戏曲世界,感知戏曲艺术的魅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创作能力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主题,设置以下学习任务:任务一,学生自主阅读剧本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剧情,分析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任务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脉络,促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剖析人物性格特点。比如,学生通过梳理《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的情节,可以充分理解鲁侍萍的兼任隐忍以及周朴园的自私、虚伪。任务二,对比本单元三个剧目中具有相同命运或性格特点的人物,如窦娥与哈姆莱特,分析他们利用何种方式对抗命运的不公,探究不同戏曲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这一任务设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戏剧人物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任务三,从本单元的三个剧本中选择一个,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一剧本片段进行改编,并拍摄成视频。在改编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语言风格等要素。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戏曲知识应用到实践,而且可以提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提供资源支架,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支持

一些高中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迷失方向,难以找到正确的探究路径,从而导致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不佳。教师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资源支架,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探究,有效提升其探究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资源支架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高效探究,有效提升探究性教学质量[2]。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教学主题是 “家乡文化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生活,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发挥资源支架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家乡的古建筑聚集地,引导他们直观地观察并记录古建筑的风格,并提出疑问。在观察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看相关书籍或上网搜索的方式,获得更多有关家乡名人、风俗、历史等的资源。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家乡民俗活动的新闻报道、影视视频,拓展学习视野,为深度探究做好准备。在学生充分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 “家乡文化交流分享会”。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以及收集的资料。例如,学生可以分享家乡名人的故事,分析名人身上具备的精神品质;学生还可以分享自己所熟知的家乡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制作流程……通过多元分享,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探究家乡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性学习的方向,切实提升探究性教学的成效。

三、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促进探究性学习深度开展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的融入,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探究性学习中的不足与优势,促使探究性学习得以深度开展,而且可以为教师 “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的质量与效率[3]。

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 “探究王羲之在文中寄托的生死观” 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状况,如是否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否主动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等行为表现。当发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例如,当某小组对 “暮春时节的环境描写是否暗含时光易逝” 展开争执时,教师要对学生探究维度的拓展给予肯定,激励他们持续投入到探究中,逐步走进探究的深处。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如反思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互评。在小组互评过程中,学生要从探究思路的清晰度、论据的充分性、观点的新颖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小组互评,学生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持续优化学习方法,而且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借鉴他人的经验。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评价结果,对探究性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精心设计具有研究价值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并提供资源支架、组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活动,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持续开展,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有效提升综合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 于浩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9):29-30.

[2] 胡芳 .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发现式阅读应用 [J]. 中学语文,2023(5):12-13.

[3] 陈起景 .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 读”[J]. 语文知识 ,2014(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