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实现玉溪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彭安星 彭纪元 许帮艳 郑维圣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玉溪 653100
[ 彭安星,彭纪元,许帮艳,郑维圣为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指导老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铁。]
本文为玉溪师范学院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实现玉溪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玉溪大营街为例”(项目编号:2023A008)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享有“云南第一村”的美誉,在创建共同富裕方面已经走在云南省前列,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以大营街为例,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大营街取得的成就,解读玉溪大营街社区共同富裕的振兴密码,借助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和思路,促进玉溪市的经济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升级,推动玉溪市向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区建设迈进。根据调查、分析大营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阻力,并客观分析阻力存在的原因,为寻找正确有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字】高质量发展 玉溪大营街 共同富裕
一、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20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胜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说:“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大会,庄严宣告,经过会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二、大营街的基本概况
玉溪的大营街社区拥有600多年历史,大营街街道区域总面积133.53平方千米,下辖10个社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下,大营街社区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创新,从兴办企业开始破局发展,对土地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双层经营,大营街社区走出了一条加强农业、发展工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大营街建起集体所有的芝麻片厂、红砖厂到创办云南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后建立起的铝型材厂、太阳能厂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集体企业,形成以工商业为主导产业,农业为辅助产业,形成了以食品、建材、化工、机械、印刷纺织、塑料制品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大营街社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2019年大营街社区开始打造幸福小镇,把乡村建成集休闲宜居、商务会展、旅游购物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小镇,在优化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拓宽居民就业增收渠道和壮大集体经济上迈出了新步伐。该区域利用独特的当地环境,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社区建设了汇溪公园、玉泉湖等文化生态休闲区,打造了汇龙生态园、映月潭文化中心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逐步形成了以“米线文化节”等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文化,以烤鸭、菌子宴及不同品种米线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温泉康养、休闲度假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同时,大营街大力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如火把节、舞龙等民间文化活动,以及传统的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这些文化元素与大营街的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大营街的繁荣发展。
三、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在主体上强调的是全民普遍,在内容上强调的是全面覆盖,在过程上强调的是循序渐进。共同富裕具有总体性或共同性,具体体现着五重维度,即共生、共情、共行、共识和共利。共生维度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共同繁衍生息的客观事实;共情维度需要从情感方面推动共同富裕;共行维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统一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共识的维度体现全体人民在实践与理论相统一中推进共同富裕;共利维度是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中对共同富裕的把握。
高质量发展在注重发展“量”的同时,也注重发展的“质”,且具有显著特征,如从关注过程转向关注效益;从关注单面转向关注全面;关注重点发展转向关注协调发展……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是要实现发展的更充分更均衡,并在更高水平上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在继续保持经济发展平稳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不断向前变革。
高质量发展应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坚持的正确指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必然路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总体而言,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是高度一致的。二者在理论上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在实践上需要协同发力、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也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实践层面看,要科学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否则既不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无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大营街发展现状
(一)产业现状:建筑建材、旅游、食品、地产和卷烟辅料是大营街的五大主要产业。建筑建材是大营街的主要产业之一,玉溪市红塔铝型材厂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之一。此外,大营街的旅游产业也备受关注,游客数量逐年增长,旅游收入也成为当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同时,大营街的食品产业也很有特色,如大营街的豆制品、腊肉等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总之,大营街的重要产业多元化,其中建筑建材、旅游、食品等产业是大营街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环境现状:玉溪大营街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盘活利用集体土地,依托当地的温泉资源、米线烤鸭等饮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投资建设汇龙生态园、映月潭休闲文化中心、玉泉寺等旅游休闲景区等,为发展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2】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由于城镇建设力度加大、资源利用增加、物质循环利用情况加重等原因,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以及旅游垃圾量增加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贫富差距现状:大营街街道位于红塔区的西南部,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109个居民小组,55个自然村。其中一些社区离中心城区较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对于大营街社区较落后,贫富差距较大。但是大营街街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力图减少贫富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人才现状:一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高质量人才缺失,农民素质素养不高。为此,大营街充分发挥“双基地”作用,有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民体育健身“双基地”,大营街社区着力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民体育健身融合发展,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制约大营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缺口大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足够的人才会导致创新能力弱、企业运营效率低等问题,从而制约经济增长。虽然大营街已经取得一定发展,但是目前大营街的就业岗位少、薪资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环境保护意识偏弱,环境保护压力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营街建起了卷烟厂滤嘴棒分厂、水松纸厂,促进了当地集体经济的发展,获得了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玉溪大营街又建立了更多的工厂。大营街高效利用集体的土地,依托当地的温泉资源、米线烤鸭等饮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但是工业污染、旅游垃圾等问题也悄然出现,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差距大,贫富差距明显
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大营街下辖的一些社区距离较远,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匀、消费能力不均衡等问题的出现,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
(四)思想观念落后
中青年人本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最鲜活的力量,但中年村民为了谋求更好的出路,选择外出务工,村民是村落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而现在老一辈成了留守村庄的主力军,受年龄、学历等因素影响,思想观念较落后,对新的经济形势、新的商业模式接受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六、大营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一)实施人才引进培育计划,促进人才与市场相结合,带动就业助推大营街产业兴旺。推动产业同乡镇城市相融合,增强高质量发展。
引进一批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敢闯敢拼的生产能手,带动就业增收。加强就业培训教育,增强农民劳动素质,助力人才振兴。坚持资源整合、搭建平台,通过政府资金奖励、生产性集中培训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食品、传统手工艺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互联网+”打开销路助力乡村振兴。大营街为玉溪卷烟厂制造提供滤嘴棒、水松纸等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带动乡镇发展成为“云南第一村”。按照产业发展新思路,促进产业与城市、乡镇相融合,带动就业加快大营街城镇化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文旅、康养文旅”等业态互融共促,发展旅游促进经济提升。
(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到当地高质量发展当中,真正做到生态宜居。
提升大营街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还居民一个“绿水青山”,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立足当地生态环境优势,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是提高居民生态意识。以生态主题日为契机,通过在公园、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举行宣传活动,发放资料,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让保护生态成为群众的自觉活动。
二是建立良好的发展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常态化开展工作的清单中。生态环境、交通、综合执法等环保执法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危废污染处置建设等开展环境督查工作。
三要充分发挥生态示范点引领作用。开展生态优秀示范点推选,加强示范点的建设管理,在绿化、亮化、风貌形象和垃圾清运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管理有序,引导文明不断提升。
(三)要牢固树立生活富裕理念,就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对应。
实施乡村振兴的归宿是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的五个具体路径,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五个振兴”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互为表里。【3】实现乡村振兴需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加强建设,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相衔接,巩固发展致富之路。
(四)推动产业同乡镇城市相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增强高质量发展。
大营街为玉溪卷烟厂制造提供滤嘴棒、水松纸等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带动乡镇发展成为“云南第一村”。对此,促进城乡融合,推动乡镇结合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做大做强制造业,重点发展卷烟及配套产业。
(五)做好城市乡镇建设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修建完善乡镇、山区的道路,摆脱“土泥路”。
完善乡镇间的交通枢纽,开通城镇公交车特别是对于有发展旅游业的乡村,城镇公交车的开通能便利游客的游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交通、城市供水供电等的资金支持与政策鼓励,减轻居民的医疗与生活负担,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六)加强党建引领,努力做好乡镇之间的治理工作,切实让基层每一名群众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增强群众当家作主的幸福感。
共同富裕需要在党的引领下实现,党建引领能更好的实现共同富裕并迈向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的富裕,更体现在人民群众作为主人的话语权和发言权得到切切实实的保障,要拓展群众公共参与的渠道。维护好社会平稳发展,开展相关讲座规范居民的社会行为,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
(七)物质与精神文明缺一不可,实现各方面共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也要大力开展教育事业,注重文化教育、道德规范、精神追求的提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工作规范,加强老年社区建设,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新西藏(汉文版),2021,(S1):4-12.
【2】.方增福,唐玲萍.玉溪大营街镇开展社区旅游的实证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1):42-46.
【3】.央视评论员.以“五个振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农业知识,201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