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屠达青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
一、引言
美术大单元教学,是基于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三新”背景下,根据美术教材的单元或主题内容,从整体把握的角度融合多种元素、优化资源组合所开展的系统性教学。一方面要改变程式化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寻求大单元教学的理论支撑与科学方法,规划、设计好探究的方式和阶段性任务,完善大单元教学结构,从而提高其效率。
二、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围绕情境化主题的真实性学习任务展开,以学科大概念深化理解,将原本零碎的课程重新按大单元的思路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像美术家一样创作”。大单元—大主题—大任务—大情境—大流程恰恰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实现深度学习的必要保证、实现合作学习的必要手段、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钟启泉指出:“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 / 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在课程发展与教学实践中是环环相扣的。
三、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
在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时,教师应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通过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将相互关联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关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协同,让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培养跨学科思维。
2.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我们还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进行自主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
教师可以创设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由《巧用对称形》《新年贺卡》两课构成的“生活与设计”单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播放视频“旦”的由来。引导学生了解元旦的由来,引出新年的习俗——拜年。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随后教师指出《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亲者登堂,疏者投刺”的含义。弘扬我国传统“年”文化的同时,了解古代贺年卡的作用,从而引发学生对贺年卡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然感知的能力。
5.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利用AI 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提升大单元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1. 评价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效果反思
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首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点传授的弊端,让学生形成体系化的认知结构。其次,大单元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此外,大单元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
2. 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
(1)综合性:大单元教学评价应涵盖学科知识的各个方面,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2)实践性:大单元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3)过程性:大单元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4)个性化:大单元教学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潜能。(5)多元化:大单元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6)反馈与改进:大单元教学评价后,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结论
在“三新”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推动了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
1. 大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前需要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熟悉课程标准、关注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团队协作,及时反思与总结。
2.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知识点教学,强调学科间的整合,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提高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从而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三新”背景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旨在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目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教育部,2022 年版.2. 钟启泉 . 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年版3. 胡琴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观察,2020,9(3):136-137.4. 李丹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9(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