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余瑞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引言

探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意义重大。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升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快适应岗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偏重理论灌输,学生实践机会少,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与行业需求脱节严重。而工学一体化模式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工作场景中学习,能直观理解知识应用,提升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满足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校企合作深度不足,企业参与教学程度有限,难以提供足够且贴合实际岗位的实践项目与场地,影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掌握不够深入,在教学时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精准融合。此外,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多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对实践操作、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不够全面科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一)强化课程体系整合,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中,强化课程体系整合至关重要。以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教学为例,传统课程往往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割裂,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

我们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将空调系统相关理论融入实践项目中。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先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空调制冷原理、电路控制逻辑等抽象知识,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

实践教学中,设置多个递进式项目。初期,让学生进行空调系统外观检查、制冷剂压力测量等基础操作,教师现场示范规范流程,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学生随后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随着学习深入,开展空调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给出如空调不制冷、制冷效果差等常见故障,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借助专业检测设备,分析故障原因并制定维修方案。

例如,在处理空调不制冷故障时,学生先检查制冷剂压力,若压力异常,再进一步排查制冷剂泄漏点,通过加压测试、泡沫水检测等方法定位泄漏位置,最后进行修复和加注制冷剂。整个过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为未来从事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进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我们以新能源汽车空调维修方向为试点开展了一系列举措。

学校与本地知名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例如,张老师被派往一家大型 4S 店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维修专区。在企业里,张老师跟随经验丰富的维修技师参与实际维修工作,从简单的空调滤清器更换,到复杂的压缩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学习。在一次处理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的案例中,张老师在企业技师指导下,运用专业检测设备对制冷剂压力、空调控制器信号等进行全面检测,最终发现是冷凝器散热不良导致的问题,并参与了冷凝器的清洗与维修全过程。

实践锻炼结束后,张老师将企业中的真实案例和先进维修技术带回课堂。在讲解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时,他以这次实践经历为素材,详细分析故障现象、诊断思路和维修方法,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维修场景中。同时,张老师还借鉴企业的项目化管理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更新教学资源与设备,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步伐

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中,教学资源与设备的更新是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步伐、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新能源汽车空调技术不断革新,从早期的简单制冷制热,到如今具备智能温控、空气净化、节能高效等复杂功能,这对教学资源和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我校为例,过去使用的空调检测设备较为陈旧,功能单一,只能进行基本的制冷剂压力检测和电路通断测试,无法满足新型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需求。例如,在面对具备自动变频技术和智能空气质量调节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空调时,老旧设备根本无法对其复杂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进行精准检测和故障诊断。

为此,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综合检测设备。这些新设备集成了多种检测模块,能够对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纯度、压缩机性能、温度传感器精度等进行全面检测,并具备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功能。在一次教学中,学生利用新设备对一辆搭载最新智能空调系统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检测,设备迅速准确地检测出了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故障,并给出了详细的维修建议。通过使用这些先进设备,学生接触到了行业前沿技术,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水平,真正实现了教学与行业技术的无缝对接。

结论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意义重大且必要,但存在校企合作不足、师资结构待优化、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可通过强化课程体系整合,以空调教学为例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企业实践提升教师能力;更新教学资源与设备,引进先进空调检测设备紧跟行业步伐等策略,实现教学与行业技术无缝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飞 , 杨雪茹 . 数字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的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为例 [J]. 汽车维护与修理 , 2025, (02): 78-81.

[2] 于林磊 . 探究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三教一体化”改革 [J]. 时代汽车 , 2024, (23): 66-68.

本文为《基于教学六步法下新能源汽车空调检修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XJ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