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王淑玲

南安市第二小学

一、引言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如何在这一视野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部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古诗,详细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主旨和艺术特色,学生则忙于记录笔记,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一些古诗教学课堂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对核心素养培养重视不足

部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对古诗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背诵古诗、掌握字词含义等,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古诗教学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古诗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诵读、理解、品味古诗的语言,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语句,学习到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为语言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学生可以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感受到夸张修辞手法的独特效果,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二)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古诗教学中,学生需要对诗歌的内容、意象、情感等进行分析、理解和感悟,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解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学生通过对诗歌中描绘的山居秋夜图的想象和分析,能够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在探讨诗歌所表达的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时,又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古诗以其独特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欣赏古诗的节奏、韵律,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学生可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通过绘画、改写、续写等方式进行审美创造,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四)增强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

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学生学习古诗,能够了解古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

和价值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树立文化自信。

四、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将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古诗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咏鹅》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鹅在水中嬉戏的视频,或者带领学生到池塘边观察鹅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古诗学习情境。比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古曲音乐,展示一幅古代送别场景的图片,让学生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诵读感悟,培养语感

多样化诵读方式:采用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如读音准确、节奏恰当、语调抑扬顿挫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深入诵读感悟: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可以让学生在诵读后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培养语感。

(三)合作探究,提升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古诗的某个问题或主题进行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培养综合素养

开展古诗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手抄报、古诗朗诵比赛、古诗改写、古诗新唱等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古诗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让学生将古诗改编成小故事或小剧本,进行表演,既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文化拓展: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教学《元日》时,向学生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古诗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五、结论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策略,通过情境教学、诵读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古诗教学质量,让古诗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J]. 语文建设,2016 (5):16 - 20.

[2]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